我的两位文学老师
邵宝健先生和闻波先生是我打工与写作路上十分重要的两位老师。他们不但教会了我如何写作,也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我从小有一个作家梦,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因为高中毕业后,我便去了新疆某地挖煤。在4年挖煤生涯里,曾经历三次死里逃生。于1995年,我辗转到浙江湖州某酒厂打工,却一直不如意。
1999年,我用打工挣来的钱还清家里所有的债务,关于作家的梦想又浮现在脑海里,我决定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我看书、写作,并且把几篇小小说投到当地《湖州日报》,却石沉大海。其实,是我根本不知道该把稿子投给谁。直到有一天,厂里停电放假,我决定把抄写好的稿子直接送到报社去。
走到报社门口,我忐忑不安起来,报社的编辑会接纳我吗?在报社门口徘徊了许久,我才鼓足勇气走进报社的大门,却被卫门拦住了。门卫问我找谁。我说我写了一篇小说,想亲自送给编辑,但不知道该交给谁。门卫想了想,便让我去找邵宝健先生。不巧的是,邵宝健先生那天休息。
终于等到一个周六我休息的时间,再次来到报社,见到邵宝健老师。他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一点架子都没有,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壮着胆子把稿子递给了他。邵宝健老师看了稿子,又了解了我的情况后,对我说:“你要写你自己最熟悉的东西。你是一个打工者,就专写打工方面的题材,写你身边的人和事。”尔后,邵宝健又讲了些写作方面的知识,我似懂非懂。
回到厂里后,我开始搜集身边的人和事,慢慢地,很多人与事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于是,我拿起笔一连写了好几篇关于打工题材的小小说,邮寄给邵宝健老师。没多久,我的一篇小小说在《湖州日报》上刊登出来,但我对照原稿,稿子改动很多。可见邵宝健老师花费了许多精力。
有了邵宝健老师的指导,我的写作进步很快,2000年,我开始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小小说。直到这时,我才知道邵宝健老师早就是国内著名的小小说作家,他的小小说《永远的门》堪称经典。
闻波先生是我继邵宝健先生后的第二位老师。
有了邵宝健老师的指导,2001年,我拿出仅有的积蓄买了一台电脑,开始用电脑写作。这一年,我发表小说等作品60多篇,有作品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青年博览》等大刊选载。其中一篇短篇小说投到了当地文联的刊物《南太湖》杂志,没几天,我就接到该杂志主编的电话,让我去一趟杂志社。
该杂志主编就是闻波老师。他说他看了我写的那篇短篇小说,写得非常好。在交谈中,闻波得知我在酒厂里做苦力工,便问我愿不愿意到杂志社做编辑。其实,我的写作才刚刚起步,怎能做好编辑工作?但闻波老师鼓励我,说做编辑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万一我做不好这份工作,还有他这个主编在呢。
2002年春节后,我辞掉酒厂里的工作,正式到《南太湖》杂志社上班。闻波老师常常教我写作。此时,我才知道闻波老师在当地很有名气。
有了杂志社这个平台,我白天工作,晚上写作。很快,我在国内一些知名刊物上发表了小说,后来又兼写故事,先后在《故事会》等国内知名故事刊物上发表故事作品,也经常去参加故事刊物举办的笔会,结识了不少文友,也开阔了视野。
有了两位的指导,我的写作有了明显的进步,并开始了长篇小说和剧本的创作,收获颇多。在写作过程中,两位老师一直教导我,说:“文品即人品,人品亦文品,如果人品不好,作品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此,在此后的工作中,我与同事搞好关系,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写作过程中,尽量写积极向上的作品。
后来,因某种原因,我离开了杂志社,至今仍与两位老师保持着良好的交往,他们也成了我亦师亦友的好老师。
正是因为有了两位老师的谆谆教导,在这10多年中,我先后出版了5部长篇小说、6部小说集、1部故事集。在国内外的刊物上发表了各类作品1000余篇。但是,我从没有自满过,因为我一直记着两位老师的话。
新闻推荐
该怎样对家暴说“不”? 11月25日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设立的目的在于消除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
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制作的一份有关离婚纠纷的专题报告中显示,在过去两年中全国离婚纠纷涉及家暴的一审审结案件中,有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