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密集”到“技术密集”
2
“1983年,我离开村子来到郑州打工,当时在建筑工地上每天就是搬砖提灰,吃的是集体大锅饭,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窝棚,条件很恶劣,但每天却能有一块多钱的工资,这笔收入在农村非常可观。”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黄久生依然记得当年的情景。
出大力、流大汗,那时的打工者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术,只要能吃苦就行。劳动密集型、工作强度大,是当时打工者的“标签”。
“有时候订单多、催得急,我们就要几天几夜不合眼地工作。”1989年曾在东莞一家玩具厂打过工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馨表示,相比守着河南老家一亩三分地,那时在工厂工作一个月可以拿到两百多元的工资。
而当时间的车轮驶向21世纪,一些新的变化需求也在悄然出现。
插引、合模、装药、封口……一条长约200米的全自动组合烟花生产线,仅需11名员工就能完成原先需要300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过去我们主要选用的是基层的手工生产人员,而现在我们则把用工需求转向了懂开发、懂操作、懂机器的技能人才上面。”湖南中洲烟花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昌开介绍,现在公司招收的员工大部分是本科及以上的科技研发人员以及拥有熟练操作技术经验的技术工人,公司每年10%以上的收入投入到技术研发和技术人员的薪酬上。
除了技术革新带来的劳动力结构和数量的变化,新业态带来新兴职业体系的扩张,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逐步提升,也倒逼越来越多的打工者主动加强学习、提高技能,向专业型、技术型人才靠拢。
“一双鞋,我不用看,只要用手一摸,就知道它用的是什么皮料,走的是什么板型,用了多少鞋胶……”说起制鞋这个已经做了20多年的老本行,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的邱世锦就停不下来。
因家中农忙,初中辍学的邱世锦选择进城打工。一开始仅仅只是剪线、配料、打包、刷胶水等制鞋的简单工序,但通过勤奋学习和向老师傅们讨教经验,短短几年,邱世锦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车间的高级管理人员,并成功拿到了相关资格证书,实现了从“庄稼汉”向“高级技工”的华丽转身。
从传统的泥瓦匠,到现在操作复杂机器的技术工人;从双手翻飞不知疲倦的技术女工,到证书在手、技术娴熟的专业工匠。40年时间见证了我国多数地区完成了从手工生产到机械化、智能化生产的转变,也见证了一代代打工者在城市中通过努力和奋斗所实现的自我提升。
新闻推荐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日前以涉嫌放火罪对被告人茅龙提起公诉。据介绍,茅龙和儿子平时靠开挖掘机赚钱,4月26日7时许,茅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