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家庭账本见证40年时代变迁
□记者张鹏程报道张心侠老人展示多年来保存的家庭账本。□本报记者张鹏程申红
走进市中区七里山街道卧龙社区88岁老干部张心侠老人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书房中那两柜子摆放整齐的50余册“家庭档案”,它们既是他和老伴40年的收支表,同时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最真实的见证者。
这50余册家庭账本里,既有老人全家几十年来的各种生活影像资料,购买的各类家用电器、生活用品的明细、发票,也有家庭成员荣获的各种证书,撰写发表的论文、稿件等。这其中在老人眼中最珍贵的莫过于4本“家庭生活账”,里面详细记载了老人一家从1977年至2017年40年间的家庭收支情况,从中可一窥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改革惠民政策所带来的红利。
“我也没想到,我记的家庭账本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成了改革开放的记录册。”张心侠老人告诉记者,家庭账本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家庭收入,分为三项:自己的工资、爱人的工资、其他收入;另一部分是支出,主要分四项:购物、为子女花的钱、生活费、其他零星开支。有了这个记账本,每到月底时张心侠老人就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个月收入了多少、开支了多少,若开支变了,是变在哪一项上,能做到心里有数。
从张心侠老人记录的家庭账本上能够看出,自1976年以后家庭收入开始不断提高。1976年,他家全年收入是2000元;1978年,全家收入为2128元;1980年,全年收入是3053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上世纪80年代以后,收入提高得更快了。根据账单,张心侠老人以每5年为一个周期计算,每个阶段涨幅都在50%以上,其中两个阶段涨幅达1.5倍以上。
翻阅家庭账本,张心侠老人的家庭在生活中的重要开支一目了然,也能从中看到改革开放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巨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电器是家庭用品的大件,如电风扇、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张心侠老人家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1980年3月买的,第一台电风扇是1980年6月买的,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是1985年10月买的,第一台电冰箱是1987年2月买的,第一台空调是1995年6月买的……他的三个孩子都是上世纪80年代前期和中期结婚的,孩子结婚是家庭开支的大项,每个孩子结婚花多少钱,家庭账本中都有记载。
张心侠老人感慨地说,通过他家的生活账本就能看出我们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家里的笫一台黑白电视机是518元买的,当时他的月工资是85元,也就是说,半年的工资还买不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现在一般家庭买台家用电器,都成了小事一桩。
“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高低,就是看生活费用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大小。生活费占的比重越大,就说明经济收入越低。反之,就说明经济收入高。上世纪60年代虽没有记账,但估计那时我家的‘恩格尔系数’很高,应当在80%左右,就是说,发的工资主要用于吃饭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常在家生活的只有我们夫妇俩,这时‘恩格尔系数’还在40%上,说明改革开放后经济收入虽不断增加,但初期仍较为缓慢。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才明显下降,而且越来越快。进入21世纪已降到10%左右,近几年已降到10%以下,这充分说明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采访的最后,老人用“恩格尔系数”阐述了家庭账本的重要意义和改革开放带给家庭的福祉,也从侧面说明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富足。
新闻推荐
有句俗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负责湘江船舶安检、通航等职能的湘江枢纽海事处,以原处长刘丽君、副处长杜建国等人为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