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现实寓意 朱绍学
“人心不足蛇吞象”作为劝世名言,在各地广为流传。小时候,我常听大人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我当时很纳闷儿——一条小小的长虫咋能吞下一头大象。长大后方知这是一个典故,大意是:从前有一个穷苦的樵夫救了一条蛇的命,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就让这个人提出要求,满足他的愿望。这个人一开始只要求简单的衣食,蛇都满足了他的愿望,后来慢慢地贪欲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满足了他。一直到他做了宰相,还不满足,还要求做皇帝。蛇终于明白了,人的贪心是永无止境的,于是一口就把这个樵夫吞掉了。所以,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有人说是蛇贪婪——“蛇吞象”:象是森林中的一个庞然大物,蛇却是一条细长的小爬虫,想把庞然大物吞下去有点自不量力,不被撑死才怪呢;有人说是人贪婪——“蛇吞相”:虽然祖先曾经给予过蛇一些帮助,但它已经冒着“蛇腹取肝”的疼痛报答了你,你却一味地的索取不知足,想要成为“相”完全不顾蛇的死活,得寸进尺挖空心思想取走最后一点蛇肝,痛得蛇不得不闭嘴而葬身蛇腹。然而,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在告诫人们一个浅显的道理:人要“知足常乐”,贪心不足决不会有好下场。正如明代学者罗洪宪诗云:“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临头螳捕蝉。”
廉者足而不忧,贪者忧而不足”,是《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后梁纪二·太祖开平三年》记载的五代时蜀国蜀州刺史王宗弁说的一句名言。“人心不足蛇吞象”与“廉者足而不忧,贪者忧而不足”虽然一是成语故事,一是贤臣名言,但劝人知足常乐和某种意义上守本分的宗旨是一致的,其蕴含的哲理教育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对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意识的正确引导仍具现实意义
俗话说,做人不能太贪。一个人,无论是与朋友相处,还是在单位之中,要尽量做到清廉自守,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东西不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管住自己的心,不该想的非分之想不要想,如此才能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自我形象。否则,即便再有钱,也让人瞧不起;即便职位再高,也没有个人威信。
只有自己的,才是值得拥有的,也才是可以心安理得的。一些人,总是盘算别人的东西,甚至去侵害群众利益,即便得到再多,也总会失去。而且,拿了别人的手软,吃了别人的嘴软,如果是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替人办事,则有权钱交易的嫌疑,时间久了,也会让自己慢慢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无论是做人,还是为官,要懂得知足,学会拒绝,严格自律,不做出格之事。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个人,一旦失去了道德观、廉耻感,就会让自己变得很庸俗,很没有规矩。尤其是领导干部,更不能不守为官之道,没有规矩意识,肆意弄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甚至将公家的当成自家的,随意支配,任意挥霍,恶意侵吞。殊不知,不义之财不可得,到头来只会落得个人财两空,甚至锒铛入狱。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很多小孩子自小就喜欢偷偷摸摸,长大了也不会手脚干净。一些领导干部沦为贪官污吏也是从一次又一次的小来西、小违纪开始的。手长的人,拿了一回,就会习惯性的拿第二回,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别人送的钱物便会来者不拒,甚至公然索贿,乃至走上犯罪道路而不以为然。因此,做人做官要从小处严起。
人到无求品自高,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不遏则焚身。为了给自己一个成功的未来、良好的形象,请管好自己,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心莫贪,贪心必起祸。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好好做官,坦荡一生。
新闻推荐
通伸街道优化完善救助体系 针对低保家庭、困难群众、残疾人等群体开展救助
本报讯(YMG记者禛祎通讯员艳梅法政)困难群众始终是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针对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今年,通伸街道关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