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 这个英雄母亲不寻常

澎湃新闻 2018-11-07 10:21 大字

上党梆子,山西省四大梆子戏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形于明末清初时期,流行于晋城、长治等地。这个发源于太行山麓的地方剧种,唱腔丰富,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

上党梆子前几年曾带着传统折子戏和上海昆剧团有过多次深入交流。时隔多年,山西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今年来到上海,带着剧团最新创排的现代戏《太行娘亲》参加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11月6日,该剧在上戏实验剧场演出,高亢激越的上党梆子和壮怀激烈的剧情,震撼了很多现场观众。

《太行娘亲》剧照

《太行娘亲》是为“纪念建军90周年、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而作,今年年初在全国17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文化部201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十大重点扶持剧目”。

该剧塑造了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深处一个山村中的母亲形象,这是一个从未走出过太行深山的农村底层妇女,她既有为求生存只顾小家的偏狭,又具有善良干练的精神本质,但在抗战的炮火硝烟下,经历了种种的母亲赵氏,最终舍小家而救全村,并保护下八路军遗孤的故事。

《太行娘亲》的领衔主演陈素琴

《太行娘亲》的领衔主演陈素琴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上党梆子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在这个剧创作之前,她“三顾茅庐”来到上海,最终打动了曾创作过《挑山女人》的编剧李莉,答应由她与编剧张裕一起为陈素琴创作一部新戏。

对于剧名“太行娘亲”,李莉解释说:“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娘亲们以其坚韧不屈、博大包容、默默牺牲的代代传承,顶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不过,选择这个题材,对编剧而言是“自找苦吃”。关于娘亲的题材,是中国戏曲创作中司空见惯的传统母题。这些年,戏曲舞台上的“英雄母亲”比比皆是,就这样观众熟悉的艺术母题进行创作,如何将之演绎得有新鲜感、真实感和动人的感染力,确实太难了。

在实地采风和钻研上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基础上,剧作家创作出了《太行娘亲》剧本,塑造了一位因势推动、逐步成长、性格别致、与众不同的英雄娘亲赵氏形象。在浓墨重彩描写赵氏经过烽火与热血锻造而逐步成长为英雄娘亲的同时,剧中赵氏的儿媳、铁牛的奶娘梨花,也被刻画得十分丰满,太行山区抗日战争中的两代娘亲,都演绎在了舞台之上。

剧本完成后,陈素琴邀请了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王青担纲导演、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主任伊天夫担纲舞美灯光设计。王青在剧中深挖“动情戏”、“催泪戏”,多次让主创泪洒排练场。

陈素琴在剧中扮演娘亲赵氏,是剧中最大亮点。作为上党梆子名家,她主攻青衣、小旦,多年来演出的各种“古代美女”深入人心,在获得梅花奖的作品《陈圆圆》中,她成功塑造了明眸善睐、倾国倾城的一代名妓。但事实上,陈素琴勤对角色有很强的领悟力,无论男女老少,她都能演。

《太行娘亲》剧照

然而,在《太行娘亲》里,陈素琴要扮演一位太行山的农村妇女,而且还是一位“奶奶”,在两个小时演出中完成人格重建的英雄母亲,这对“啥戏都敢演”的陈素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她在剧中发挥了自己音色美、音域宽的扎实唱功。上党梆子的声腔虽高亢,但情绪起伏错落有致才能感人。陈素琴在剧中的演唱因此不轻易飙高音,但却能将最富上党梆子声腔特色的高音做最恰到好处的处理。

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看完戏后感慨:“陈素琴的唱念,极具功力,尤其擅于把控声腔艺术,擅于用声腔塑造人物。”而 《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庚续华认为,陈素琴在《太行娘亲》中的表演,堪称突飞猛进,令人刮目相看:“这个戏最大的特色就是这个题材和上党梆子这个剧种非常契合,一个好的故事,遇到一个好的剧种,遇到一个好的演员以及一个好的主创团队。”

文艺评论家龚和德认为,《太行娘亲》新颖别致,有历史感、真实感和动人的力量,在好多地方都超越了同类题材。

新闻推荐

18万方建筑垃圾堆成山 城管被检察院起诉怠职终于搬走垃圾

为了一座“垃圾山”,检察院与城管部门对簿公堂。最终,“垃圾山”被清理。11月6日,武汉市汉阳区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