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警惕“扶贫特色产品”的“温情腐败”□董建忠

济南日报 2018-11-02 11:31 大字

黎青 作

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扶贫产业正给贫困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在发展扶贫产业过程中刮起了“人情风”:一些瓜果养殖等特色产业,存在“人情送礼”行为;部分地方以“人情”或者帮助扩大品牌的名义,向前来学习、考察、调研的工作人员赠送“扶贫特色产品”。(10月31日半月谈网)

扶贫扶贫,说到底是为了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群众正处在贫困之中或正在脱贫的路上,收取扶贫对象的礼物非常错误。尤其是某些干部主动索要,或不直接开口以玩笑的方式给出暗示,更是赤裸裸的商品交换思想在作祟。

一些人认为送土特产礼品是小事,“土特产不值钱,吃点拿点也没人知道”,有的认为我给扶贫对象上项目、配套支持,“礼尚往来”收点礼品也不为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收礼者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警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而不能自拔,导致本来正常的工作关系庸俗化,败坏社会风气。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接待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等。2012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六条禁令也规定:各级党政干部不得以任何理由,包括下基层调研等收受下属单位赠送的土特产和提货券;要坚决拒收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

面对“扶贫特色产品”名头下的“温情腐败”,每一个干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要正视其危害,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群众观念,自觉抵制“人情风”,建立亲清的政民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执纪,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对违反党纪收受礼品的,坚持党纪面前“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使纪律始终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不给那些存有侥幸心理者任何可乘之机,让干部知敬畏、群众有信心,还扶贫工作一片净土,让社会“山清水秀”。

新闻推荐

举报无“门”

近日,一则“检察院设立的举报信箱全封闭”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11月1日上午,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人民检察院一工作人员告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