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零距离触摸火箭 感受科技力量 厦外“钱学森班”学生赴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参加航天研学活动

西昌都市报 2018-11-02 01:01 大字

厦外“钱学森班”学生零距离接触火箭。

10月13日,受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邀请,厦门外国语学校“钱学森班”12名学生在郑远鹏副校长等四位老师的带领下,赴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参加航天研学活动。

到达西昌后,厦门外国语学校“钱学森班”师生与“钱学森班”联盟部分学校师生一道参加了开营仪式。“钱学森班”联盟办公室主任杨晓明主持会议,中国航天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平中寄语“钱学森班”学生们:践行钱学森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努力学习。

10月15日上午,厦外“钱学森班”学生与“钱学森班”联盟部分学校师生来到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观摩平台,等候北斗卫星发射的重要时刻。12时23分,随着总指挥“点火”指令发出,火箭轰鸣冲向云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九、四十颗北斗导航卫星。如此近距离观看火箭发射,体验气流冲击,学生们兴奋不已。随后,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钱学森班”学生们参观发射塔架,零距离触摸火箭,了解火箭工作原理。

10月16日,在从西昌到重庆的航班上,师生们与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北斗导航卫星研制的团队邂逅。从沈苑副总指挥了解到,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受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北斗系统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进行建设:2000年底,建成北斗1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2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目前北斗2号系统共发射16颗卫星和3颗备份卫星;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北斗3号系统共发射5颗试验卫星和16颗卫星。

这次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三十九、四十颗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根据计划,后续还将发射两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于年底前建成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今年7月以来,北斗三号系统进入高密度组网发射任务期,以每月一次两星的速度加速实施组网,4个月间成功将8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在沈苑副总指挥10月15日微信中,师生们看到这样的数据:“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度过135天、年内飞行71次”、“短短10个月,我们130个小伙伴,和30+个兄弟单位,完成了近750台套产品研制,完成了各类大型实验60+项”、“4组8颗北斗卫星研制发射:2018年1月12日第三、四颗北斗三号卫星;2018年3月3日第七、八颗北斗三号卫星;2018年8月25日第十一、十二颗北斗三号卫星;2018年10月15日第十五、十六颗北斗3号卫星”;大家还看到这样的情感:“每一颗星都凝聚着我们的全部心血,每一颗星都倾注了我们全部感情,每一颗星都寄托着我们美好期待,每一颗星都是我们的拳拳报国心”……

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感谢航天人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换回我们岁月长流,正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祖国才能国富民安、繁荣昌盛。

这次研学活动,虽然路途遥远时间短暂,但“钱学森班”学生们能有机会亲眼见证卫星升空这一历史时刻,走进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零距离了解火箭结构及工作原理,感受国家正从大国走向强国,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航天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了解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航天人的中国航天的精神,与基地航天人和北斗卫星研制团队近距离接触,激励了学生们奋发图强的决心。接下来,厦外“钱学森班”还将继续开展学生研学活动,践行钱学森的“大成智慧教育理念”,努力培养有精神担当、创新实践、目标高远的人才。

黄雪华

新闻推荐

本年度南水北调入京水量达12亿立方米 来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以上,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200万

去年8月,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通州水厂,工作人员在高效沉淀车间检查设备。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10月31日,北京市南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