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乡村振兴这张“内需牌”
陈发明
近年来,随着休闲农业、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一系列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的实施,乡村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32.99亿人次,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人数占脱贫总人数的17.5%,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贫困人口脱贫的主战场和中坚力量。
实际上,乡村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只是其对经济增长贡献崭露头角的一部分。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将进一步鼓励有效投资,促进区域及城乡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不断挖掘内需潜力。
在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现实背景下,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力,打好乡村振兴这张“内需牌”正逢其时,且大有可为。日前公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从扩大有效投资的角度看,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交通路网、水利设施、公共服务、环保工程、安全住房等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投资聚焦的短板环节。今年以来,中央和各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相继出台了一揽子意见措施,“政策高地”的初步构建,使乡村必将成为投资洼地,农村基础设施的提质升级已成为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动力。
从挖掘消费潜力的角度看,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优质农产品和农村服务业供给日渐丰富,乡村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农村地区不再是养在深山人未识的闭塞之地,正逐步成为城市人群向往的消费目的地。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产业兴起,农民收入增加,脱贫进程加快,广大农民也成为改变消费结构的重要增量,网购、汽车、楼房等城市消费元素早已突破城乡界限,进入农村寻常百姓家。在扩大消费内需层面,农村既是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地,也是消费品潜力巨大的流入地。
从带动就业的能力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对劳动力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家庭作坊、乡村车间、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等农业经济模式的兴起,不仅实现了乡村经济多元化,还提供了愈来愈多的就业岗位。在吸纳农村当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流向农村。事实证明,农村产业越兴旺,对人才的需求就越旺盛,提供的就业创业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可以预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不断被发掘和拓展,昔日的“三农短板”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股强劲增长动力。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生态环境部29日宣布,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近日将全面启动,要对山西、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