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山西智库专家:未雨绸缪 山西应该出台政策鼓励生育

黄河新闻网 2018-10-15 12:26 大字

智库话题

7月29日,山西省统计局发布消息,2017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1.06‰,死亡率为5.45‰、自然增长率为5.61‰。但2016、2017连续两年,山西人口出生率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6、1.37个千分点。

与此同时,2017年,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 582.46万人,比重为15.7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68.26万人,比重为9.95%。与2016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了28万人,比重上升了0.67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了18.87万人,比重上升了0.46个百分点。全省有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占全省家庭户的21.67%,平均每5户就有1户有老年人生活。

人口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引发关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口外流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制造”人口的动力不足,生育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辽宁曾推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政策。而在近日,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率先提出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

智库专家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 谭克俭

山西省生殖科学研究所所长 郭兴萍

智库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全面放开生育限制,促进生育水平的提高;

二是要采取措施,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

三是要加大投入,做好应对高度老龄化的准备。

四是要改进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学校、家庭、社会等生殖健康教育水平,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生殖健康观。

山西人口生育水平低于全国的原因是历史形成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山西人口的年均增长率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控制的严格程度与全国部分省份存在差距,以致二胎的生育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两孩的生育状况与此前多年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效果成正比,如当年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的计划生育控制严格,独生子女群体庞大,现在两孩生育明显高于其他省份,而山西也由于同样原因低于很多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全国二胎生育比例为40.2%,山西为39.6%,2017年全国为51.2%,山西为47.3%,这个差距还会随着两孩政策的生育释放持续存在一个时期,并继续与其他因素一起拉低山西的生育水平。但当这个势能逐步消失后,山西与全国的生育水平差距就会缩小并可能会因经济社会发达地区的生育意愿低,以致山西的生育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山西为了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也应从长计议,未雨绸缪,适时出台鼓励生育政策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 谭克俭

山西是否应该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决定的因素是人口发展趋势和对人口发展趋势的认识。据测算,山西的总和生育率多年来已经低至1.5左右,在此影响下,山西人口增长的势能大大降低,实现零增长的年份很可能在2030年之前就会到来,峰值人口在3800~3900万人之间。随后总人口开始下降,2060年将下降到3356万人。与此同时,老年人口比重和数量迅速上升,202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17%,2030年将超过25%,本世纪中叶将超过30%。高度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将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优化人口结构的根本办法就是提高生育水平。虽然本世纪中叶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确定,但提高生育水平将会对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目前极低的生育水平状态下,人们生育两孩的意愿却不高,多项调查表明,已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中,想要二胎的不到50%,而在想要二胎的家庭中,真正准备生育的不到50%。不愿生育的原因,一是经济压力大,二是抚养负担重。因此,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就是采取措施,针对性地为生育两孩家庭减轻负担和压力,以提高他们的生育意愿并付诸生育行为。山西为了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也应从长计议,从实出发,未雨绸缪,早日启动此项工作。

鉴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必要性的要求,鉴于家庭生育面临的实际压力和困难,基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生育群体的年龄结构特征,提高人口生育水平的主要举措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制订和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如,对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家庭实施生育津贴政策;对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孕产妇实施保护政策,具体包括孕期健康体检、产假津贴、产假延长及生育保险的完善;建立生育妇女就业保护制度,对于正常产假或延长产假后,任何单位不可取消岗位,必须继续骋用;把灵活就业人员的生育保险纳入社会保险体系等。二是给生育活动提供完备的医疗保障条件。如,加大妇产科儿科的机构和床位建设力度,重视和加快妇产科和儿科医生队伍的培养速度,以满足生育数量增加的需要;在县级以上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机构建立高龄产妇帮助中心,并设置高龄产妇专项帮助资金,给高龄产妇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支持系统;加大公立幼儿园的建设投入,并给予入园补贴等。

生育水平下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原因既有计划生育的因素,更多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使然,经济社会发展使人们彻底改变了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而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一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同时也不是一个独立的现象。所以要及早采取措施,延缓这一过程,缓解生育水平下降给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最主要的,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全面放开生育限制,促进生育水平的提高;二是要采取措施,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三是要加大投入,做好应对高度老龄化的准备。

提高生育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首选方式

——山西省生殖科学研究所所长 郭兴萍

从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欧洲16个国家的人口政策来看,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层面顶层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鼓励国民生育。国民生育是一种丰厚的“福利”,育龄人口可以享有较高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和相应政策,使得更多育龄人口主动生育的意愿不断增强;二是采取移民方式。移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口增长率,使得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分布快速趋向年轻化。

基于我国人口总量庞大的特殊国情,上述两方面人口政策中,第一方面对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更具借鉴意义。同时,结合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鼓励国民生育不失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上策。因此,有效激发育龄人口生育主动性、切实提高总和生育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应当认真研究并着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如果能尽早取消对每个家庭可生育子女数目的限制,将会对我国总和生育率的提升大有裨益。在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注重相关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目前,我国育龄人群的现状是:养育一个孩子,除了需要承担高昂的直接经济成本,还面临越来严重的看护困难。特别是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大量堆积的育龄妇女在短时间内生育二孩,产生大量的幼儿照料需求,对家庭的育儿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因我国幼托机构数量很少,3岁前的孩子无法照料,导致很多有生育意愿的人无奈放弃生育。因此,必须完善相关政策,比如延长陪产假和育儿假、发展3岁以下幼儿正式照料服务等,来增强对家庭生育多子女的支持和保障,让更多家庭“生得了,养得起”。

在我国城市,生育一个孩子已经成为正常的默认选择,而农村在向城市看齐。上海市妇联最近一项针对全市家庭状况所作的调查显示,结了婚却没有孩子的“丁克家庭”已经占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这个人群接近不孕不育人群比例。这是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现象。所以,正确对待生育问题,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生育观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甚至幼儿的生殖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关注生命全周期的生殖健康教育,改进生殖健康教育策略。尤其是提高学校、家庭、社会等多角度关注支持生殖健康教育水平,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生殖健康观。为适龄未婚人群提供良好的交流和婚姻介绍环境,引导她们在21岁到29岁的生育活跃期适时生育。为未婚先孕者,在正规医院内设立人性、安全、保密的绿色服务通道,最大可能地保护她们的生育能力。 

(原题为《网络智库:未雨绸缪 山西应该出台政策鼓励生育》)

新闻推荐

江苏消保委: “儿童酱油”未必都优于普通酱油

新华社南京10月13日电(记者郑生竹潘晔)江苏省消保委日前发布的酱油产品比较试验报告显示,“儿童酱油”营养品质未必都优于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