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炳光:大苗山“芦笙王”
如果说一种乐器是一种民族的符号,那么芦笙肯定是最能体现苗族文化和风俗的乐器。在大苗山,芦笙一响就往往代表着好事来到。芦笙吹起来好听,可制作起来并不容易。梁炳光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芦笙已有65个春秋。
人称“芦笙王”的梁炳光是安陲乡乌吉村人,现在78岁,因吹奏芦笙和制作芦笙手艺了得,201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在梁炳光的家,在一排成品芦笙前,他眉目慈善,戴着老花镜,正在一遍遍试吹芦笙,先吹一下半成品,又吹一把成品,凝神静听,仔细比较音调的细微差别。
梁炳光从13岁开始自制芦笙,并一直很讲究芦笙制作的精密度。芦笙是一种传统的簧管和声吹奏乐器,是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制作芦笙要经过备料、烤料、打制簧片、制作竹木部件、装簧片和定音等环节, 每一道程序都是手工完成。
梁炳光没上过一天学,然而在长年累月的推敲和实践中,音乐的悟性、水平不断提升。他不但成为远近闻名的芦笙制作名师,还改良了传统6音管笙,制作出9管、12管和17管的改良笙,突破了传统芦笙只能吹奏传统芦笙曲目的局限,使芦笙也可吹奏各种现代歌曲。
因梁炳光制作的芦笙质量上乘,除了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外,有些贵州村寨的人也慕名前来请他制作芦笙。
一个芦笙技艺大师,坚守对民族工艺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他用23700个日夜,制作出7万多个芦笙,这就是对梁炳光“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本报通讯员秦胜聪俞长宏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距离“双11”还有一个多月,多家快递公司开始释放“涨费”信号。近期,中通、韵达、圆通、申通四家快递企业相继宣布,从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