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不自是”的清醒
□马洲兵
古人有言:“人一生大罪过,只在‘自是自私\’四字”。“自私”为百病之源,古人把“自是”摆在自私之前,可见其危害不可小觑。
现实生活中,以“自是”为是甚至为荣者有之,以至于自高自大、我行我素等现象时有发生。在有的领导干部看来,有权就正确、有权就有理,不愿问樵问渔,更听不得批评意见。还有些“世人皆醉,惟我独醒”的“愤青”,全然没有“君子三畏”,似乎上级和领导都是“犯糊涂”,惟有自己“最高明”,对组织上的要求嘴上讲服从、心里不服气,当面说坚决照办不走样,转过身原先咋办还咋办。
我们说做事多动脑、勤思考,要有自信、有主见,但主见不是主观、自信不能自负。有道是“自信是英雄的本质,自负是愚人的特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比较优势,谁都不可能是“全能王”“万事通”。也许你水平很高,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集思广益更利于登高望远;也许你读书很多,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拘泥书本也会有思维和认知局限;也许你经验很足,但一时比不得一时,面对新情况有可能“新马”更识途;也许你阅历很广,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共俗,西方的“月亮”到了东方未必还会“圆”;也许你研究很深,但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通往罗马的大道会有好多条……人生在世,何时都需要谨言慎行,“与人共而不骄”“每云有余不敢尽”。
茅盾讲过一个故事:古时有位先生学问高明、弟子众多。一天他坐在无花果树下乘凉,见斗大的西瓜生在又细又柔的藤蔓上,而无花果树长得极粗,结的果却极小,便感叹“天公真是颠倒”。忽然一粒无花果落下来,不偏不斜打中他的鼻子,他顿时大悟:如果是西瓜砸下来,后果不会如此轻松,原来天生万物各有各的道理,“何必妄去议他”。处于不同的时间、地点,站在不同的方位、角度,观察事物的结论会有很大差异甚至截然不同。正所谓“不自是,故彰”,许多时候满以为真理在握、成竹在胸,实际上却是坐井观天、一孔之见。
因为甘处低位所以才成就大海,头仰得太高帽子就可能掉下来。徐特立先生曾把“自是”看作“思想生命的一种病态”,认为这种人“无法吸收新的东西,就是思想的生命断绝”。青年人前途远大,更当切忌自以为是,因为任何盲目的“自我感觉良好”,都会对真理产生排斥心理,使我们与真知灼见隔离,与成功无缘。谦冲自牧,低调谦和,才能避免落入自以为是的深渊,对人生大有增益。
为人处世,当有反躬自省、自以为非的精神。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更当始终保持“不自是”的理性与清醒。
新闻推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0月1日晚,恰逢国庆佳节,金秀瑶之舞艺术团、弘扬文艺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