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午餐何以陷入“营养流失”的困境? 话题榜
■本报评论员 陈曦
近日,有网友在查询河南省周口市政府采购网站时,看到了一份周口市郸城县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午餐供应的招标文件,该文件中的采购项目为郸城县多所农村学校的营养午餐,餐费标准为每个学生每顿饭4元钱,但招标文件显示,这4元钱费用中除了食材的采购、加工、生产,还包括了储藏、运输、配送、税收、检验、宣传、培训等多项费用,引发了网友的质疑。
按照中央财政部和教育部相关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应当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食品,不仅不得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给学生和家长,而且不得用于补贴教职工伙食和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更不得用于劳务费、宣传费、运输费等工作经费。此外,还必须杜绝各种形式的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而河南省教育厅也曾发文重申,专项资金必须专用,学校食堂的日常运行费用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开支,而供餐增加的运营成本及人员开支等,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周口市郸城县营养午餐招标文件,可以说是公然违背中央和省级各项规定;若不是被细心的网友从政府采购网站上看到,恐怕大伙至今还不知道营养午餐专项资金还能玩出那么多花样。每生每顿不过4元的费用,全部用在食品上,尚且有些捉襟见肘,需要科学统筹和安排才能让孩子吃饱吃好;而今,专项资金又被分出一块用于杂七杂八的开支,可以预见的是,孩子们伙食的“质”和“量”将难以保证,而营养午餐恐怕担不起“营养”二字了。
据悉,本次营养午餐招标的监督单位为郸城县财政局,该局工作人员称相关信息已经公示,并不存在违规的地方;而多个中标企业则称,不方便透露相关信息。这事儿可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按理说财政局的公仆对“专款专用”不会太陌生,对上级的相关规定也不会不知晓,为何面对一份问题百出的招标文件,敢于给出“没问题”的回应呢?这其中是否藏有不能说的“秘密”?中标企业很清楚自个是怎么中标的,对于资金如何在食品和各杂项之间分配,并最终使企业有所盈利,管理人员心中和明镜一样;在风口浪尖上选择对外界沉默,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然而,这种一味迎合招标文件、牺牲学生利益而中的标,风险恐远大于收益,企业将得不偿失。
随着营养午餐“招标门”的曝光,河南省教育厅表示,该招标信息“可能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已经介入调查。而今,公众也只有希望该事件不要“烂尾”才好,调查结果能及时亮出来,违规操作能得到严肃处理。除了亡羊补牢之外,公众其实更期待有关部门做到“防范于未然”,不要等出了事儿后才匆匆赶来灭火,而是要把违法违规的苗头掐灭在摇篮里,招标文件不规范,就不能对外公布,更别提后续的投标环节了。唯有保证营养午餐资金“专款专用”,不被当成唐僧肉,才能让更多的贫困孩子得到真正的实惠,吃得更安全、更健康。
令人深感忧虑的是,在营养午餐问题上,发生在周口市郸城县的“招标门”并非个案;在其他地区,也曾曝出过午餐专项资金“被偷吃”的丑闻。究竟是谁从孩子们口里夺食呢?毋庸讳言,有政府官员,有学校管理者,也有送餐的供应商。对此,除了强化部门监管外,或可适时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让媒体、家长、志愿者、公益团队加入到对当地营养午餐落实情况的监督中来,避免“营养流失”。
令人深感忧虑的是,在营养午餐问题上,发生在周口市郸城县的“招标门”并非个案;在其他地区,也曾曝出过午餐专项资金“被偷吃”的丑闻。究竟是谁从孩子们口里夺食呢?
新闻推荐
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增强国内外教育装备研究研发与运用管理的交流合作,2018年9月26-28日,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