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欠您一个中秋节

阜阳日报 2018-09-21 10:02 大字

肖龙“年怕中秋,月怕十五。”过了中秋,这一年也就过了大半,让人不免唏嘘时光如电,倍加思念起家乡及亲人来,由此衍生了很多中秋习俗。

皖北乡下的习俗,中秋之际晚辈要给长辈送月饼,寓团圆、健康、长寿之意。中秋节前的一天早晨,吃过早饭,我开车带着妻子直奔老家,先去了三妗子家,然后又去给三姨送月饼。

虽然已是农历八月,天气依旧很热。驱车在乡间路上,太阳白花花地在车窗外晃悠,路两边,一排排金黄的玉米昂然而立,像是准备接受检阅的仪仗队。

到了三姨家,却是铁将军把门,知道三姨和三姨父一定是去收玉米了。乡下人实在而又热情,不知是谁看到我们在三姨家门前等候,就到玉米地里告诉了三姨,两人急忙放下手中的农活赶了回来。

表弟、表弟媳到杭州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三姨和三姨父。天气燥热,看着因农活累得憔悴不堪的三姨,我实在不忍她下厨做饭,于是承担了烧菜的任务。其实,我们都不在乎吃的东西,看重的是这一份亲情。

“你们十五在老家过吗?”饭后闲聊时,三姨问我。“不,回城。”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三姨哦了一声,说没事多回家看一下,你爹你娘都七八十了。我应付了一声,然后就告别了,又驱车顺便回到了老家。

到家后,爹和娘刚吃过午饭,正在堂屋闲坐。看见我们回来,父亲急忙要起身站起,但是腿脚又不灵便,就欠着腰,一只手颤巍巍地摸着椅子边,一点一点地站了起来。然后一步步地往门口挪,扶着门框,苍老的脸庞堆满了笑。母亲则几步就走出了堂屋,走到院子里接我们。

“晚上还走吗?”父亲问。“走!”我说。父亲没说话,脸上的笑容一瞬间似乎消失了,些许的怅然涌了上来。“咋了,不舍得让我走啊!”我和父亲开了句玩笑。父亲呵呵了一下,嗫嚅道:“不舍得,不舍得有啥用,不舍得你不是也要走?”

一旁的母亲听说我们晚上还要走,就起身不知去找什么东西,东寻西觅的。父亲问母亲,是不是找塑料袋?母亲说是的。“里屋抽屉里有。”父亲是个急性子,说完就要起身自己去找。我急忙拦着没让他起来。

母亲找了几个塑料袋,到里屋装自家鸡下的蛋,到屋后的菜地里割了一大把韭菜,又拾了一袋刚挖出来的鲜嫩生姜,到院子里的柿子树上摘了一二十个已经熟透了的红柿子,忙得不亦乐乎。妻子劝她别拾了,她依旧又拿了十几个自己蒸的发面馍,说自己蒸的好吃。足足给我们拾了七八个袋子之后依旧没有停歇的意思,好像感觉还有什么东西忘了给我们带,后在妻子的一再劝阻下方才坐了下来。

将母亲装好的一个个袋子放上车,我们就准备走了。车子缓缓驶出了院子,我无意间从后视镜里看到,父亲和母亲从院子里赶了出来。父亲走路很慢,一点点地向前挪。母亲走路很快,但终究是赶不上车,走了十几米后也停住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伸出了胳膊,冲我们挥了一下手。

妻子也看到了这一幕,说,这两个老人家是不想让我们走啊,想让我们陪他们在家过十五呢。听了妻子的话,从后视镜里看着越来越小的父母的身影,我的鼻子一酸,泪水几乎从眼眶里涌了出来。我突然想起,自打结婚之后的二十余年里,我还从未在家里陪着父母过过中秋节。又想起三姨三姨父,表弟表弟媳为了生计,多年来也很少在家陪他们过节。三姨对我们的叮嘱,似乎也在传达着他们对儿孙绕膝、阖家团圆的一种强烈的期盼。而我们做子女的,真正缺了一个陪他们一同度过的中秋节。

今年的中秋节就要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妻子说,星期六上午我们去看爸妈吧。她说的爸妈指的是我的岳父母,我答应了一声,接着说了一句,晚上就不回城了,直接回老家陪咱爹咱娘过节。

新闻推荐

在京台胞中秋茶话:“惠台措施让发展天地更广阔”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赵博)台盟中央、全国台联20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2018年在京台胞中秋茶话会”。200余位在京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