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菜农的春天

安徽日报 2018-09-14 00:00 大字

■ 彭波

我们家祖祖辈辈是农民,春天种麦子,夏天种玉米,就这样延续了很多年。1978年以后,家乡开始巨变,逐渐增加了不少企业。农民变成了菜农,地虽然不多,但每到夏季,满地里全是蔬菜,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卷心菜,争奇斗艳。

我们种的菜不少,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蔬菜,然而,当时种出来的菜,公家定时来收,价格人家说了算。等蔬菜公司把菜收起来,便运往各地,进行销售。挣工分,年底分红、分钱、分粮。收入并不高。当时种菜是一项任务,村里分配我们种什么,我们就要种什么。大家都喜欢种植大白菜,因为大白菜产量高,可惜分配的名额有限。黄瓜西红柿类,等出菜的时候,晚上就不能睡觉了,要打铺去看园子。看园子是个累人的苦差事,必须提前打好铺,吃完晚饭,人就要去菜地的铺子里去。看园子的时候,天空只有星星,庄稼地里一片静悄悄,除了风声,没有一丝声音,更没有那些文学作品中描述的看园子时的诗情画意,有的,只是孤独和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

菜丰收了,蔬菜公司收购完了,剩下那几条破碎了的黄瓜,那咧起嘴的西红柿,却被我们这些孩子视若珍宝,洒上点白糖,吃起来,跟过年似的,幸福极了。

我们为城市居民们提供蔬菜。我去过城里那些菜市场,每天的菜量有限,人满为患,每天一早,菜市场的门一打开,人流便涌了进去,直到菜卖光了,人们还在挤呢。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物资仍然还是缺少的,人山人海买菜的场面,我记忆犹新。

当菜农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1985年,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这次,我们原先那个位于城镇边缘的小山村,逐步扩大城镇化建设,原先那片种植蔬菜的土地,盖起了一个巨大的农贸市场,而我们则进工厂成了城里人。

当时就想,菜农少了,城里人岂不要断了青菜?我多虑了。政府建菜篮子工程,首先就要解决群众吃菜难的问题。各地的菜农们不像我们原先那样种菜了,他们的规模更大,建起了蔬菜大棚,像一片片白色的海洋,非常壮观,大棚里什么样的菜品都有,一年四季都能出产。很快,我们住的地方也建起了农贸市场,市场非常大,不仅有蔬菜,还有粮食,有土特产,凡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应有尽有。

现在,我们全家都成了城镇居民,农贸市场离我家很近,在农贸市场上逛一圈,我的菜篮里便装满了五颜六色的蔬菜。当我把一篮子的菜变成一大桌好吃的菜品时,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一家人围着桌子,边吃边聊。聊着聊着,偶尔谈起我们当年当菜农的那些日子,令人不禁心生感慨,生活,真正是越来越好了。

新闻推荐

河南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

新华社郑州9月12日电(记者李亚楠)记者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更好保障用人单位及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参保群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