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成长热线 因溺爱而宠出来的“小偷”

烟台晚报 2018-09-12 10:17 大字

炎炎夏日的一天,碧桂园社区“灵犀心理咨询室”里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妈妈,焦虑情绪溢出内心,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她盯着我的眼睛,急切地问:“孙老师,我可怎么办啊?”我赶紧起身迎接她,把她让到座位上坐下,说:“来,坐下说说。您遇到什么事情啦?”

年轻妈妈两手紧紧地抓住手提包,尽力地向前探着身子说:“孩子在幼儿园偷东西。他的小柜子里全是小朋友的橡皮、铅笔、尺子,还有幼儿园的一些小玩具。今天老师让把小柜子的东西都收拾回家,我才发现!这么小就随便拿人家东西,长大了可怎么办啊?”

看着这位妈妈愁眉苦脸的样子,我耐心安慰着她。

很快,年轻妈妈对我产生了信任,详细告知了她的家庭情况:孩子的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妈妈为了照顾孩子,在附近一家商店打工。因为没有买房,妈妈和孩子暂住在姥姥家里。由于是独生子女,这个孩子格外受到长辈们的宠爱。家里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是先给孩子吃,甚至孩子喜欢吃的东西长辈们一口也不动。慢慢地,孩子养成了习惯。只要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孩子就会吃掉一半儿,剩下的另一半儿放到小柜子里,锁上一把锁。每次买回水果,孩子会把它们平均分成几份,藏在小柜子每天自己享用。孩子对长辈们也不是很尊重,姥姥称姥爷为“老不死的”,孩子也学着这样叫。在饭桌上孩子不高兴的时候,根本不允许姥爷动他认为好吃的食物。

经过分析,我得出结论:该儿童在幼儿自我意识发展期,由于家长的宠爱,没能充分分清自己和别人的界限。所以,在该儿童头脑中形成凡事他喜欢的东西,都应该属于他的理论意识。这种惯性思维和做派被他带到幼儿园里,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幼儿园所有他喜欢的东西都应该是他的,放到自己的小柜子里也是理所应当的。

对此,我给出了这位妈妈三点建议:

1、学会分享。让孩子把食物平均分成4份。家里每人一份,家长要把分到的食物全部吃掉,让孩子学会分享。2、学会尊重与感恩。每次吃饭或者吃好东西前,先给家里长辈享用。让孩子知道尊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不舍得吃,再给他,是因为爱他,要学会感恩。

3、家里人互相尊重。家里所有人改变称呼,互相尊重,给孩子做榜样。

4、学会与别人分享。与小朋友相处时,分享自己的食物、玩具,或者互换玩具玩耍。

经过一年的努力改变,这个孩子彻底改掉了随便拿别人东西的习惯,能够和别人和睦相处了。(孙方丽蓬莱)

新闻推荐

一棵古树的死亡

汪文涛我完全无法相信,一株活了五百年的传奇竟然变成一截朽烂的树桩。原本紧致密实的树皮剥落得坑陷凹凸,张开呆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