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
卢绪海
暑假还剩最后一周,马上就到开学季了。按照惯例,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又好开课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应突出什么主题?如果让我来做编导,我认为有必要邀请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来为大家讲一讲“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这个话题。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词,语出钱理群先生的一篇著名演讲:
“在我看来,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创造精神,也是上次我在北大中文系演讲时所提出的,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这是我所理解和期待的精英。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我刚才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指什么呢?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钱先生的这篇演讲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不过,对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词,大家一致拍案叫绝,因为这个词形象地刻画出当今某些社会精英,“仅有自私自利的小聪明而缺乏社会担当的大智慧”的一副嘴脸,给人印象深刻。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所以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取并掌握权力,其危害之大,不可不谓“怕什么来什么”!
毫无疑问,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越多,我们的社会就越让人看不到希望。因此,在“开学第一课”上,我们在警惕教育已经培养出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同时,更应积极倡导教育为社会培养“利他主义者”。
所谓利他主义者,是伦理学上一个与利己主义者相对的概念,即持利他主义理念和思想的人——— 通常是指那些把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人。从前我们学过的像白求恩、焦裕禄、雷锋这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榜样人物,都属于利他主义者。他们的身上有着无限的奉献精神,从不计较个人私利,“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眼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过是一种政治正确,并不被当成一种信仰,他们甚至认为这是违背人性的“假大空”——— 有评论者曾直言不讳地指出,社会上假话横行,与过分宣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
然而,这些人自以为已经洞悉人性,其实不过是一“利”障目,不见泰山!他们只看到利己是人的天性,却不知道利他同样是人的天性:不管在动物界,还是在人类社会,利他主义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来都不乏利他主义思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人后己”“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些思想,无不闪烁着利他主义的光芒!
根据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的理论,利他主义与其说是原则,不如说是情感。他认为,人们在关注自身幸福的同时,也关注他人的幸福;人们只有为他人着想,其自身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 不仅能够享受助人的天性带来的快乐,而且能够冲淡因对一己私利的追求而遭受的痛苦。
“对一己私利的追求”造成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身上找到根源。因此,如果“开学第一课”能把批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倡导利他主义作为主题,将有助于正本清源,把更多的社会精英培养成利他主义者,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闻推荐
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市工商局深化“放管服”改革,采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多证合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