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五怕”:空政策、瞎活动、假调研、滥材料、乱问责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当前,基层干部普遍感到压力大、工作苦、生活难,内心有着不少难言之隐和后顾之忧,其中最让他们头疼困惑的是“五怕”。
一怕不接地气的政策
“拍脑袋决策,拍胸脯实施,拍屁股走人。”当前,各地出台了不少为民办实事的政策,但一些政策“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或者“看得见、吃不着”。其中,部分政策“先天不足”,出台时并未做充分的调查,有的不切实际,有的则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各地相继推出“退二进三”政策,将规划区内的工业企业通过货币补偿、用地置换等方式,腾出用地空间用于发展第三产业。但一些地方政府就显得有些“操之过急”,出台“先退出,后补偿”政策,并规定极短的退出时限,强行要求企业“退二”,而如何“进三”,则没有规划清楚。这样的政策,基层落实起来就很为难。
中部一名乡镇党委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规定党员半年不参加组织生活就作自行脱党处理,但实际许多农村党员很难组织开会,因为他们许多都在外务工。“没有了收入怎么养家糊口?我们跟公务员不一样,他们开会是上班,是有工资的。”一位农村党员说。
二怕心血来潮的活动
一些单位领导喜欢“拍脑袋”,动不动就搞评比、创先、达标,甚至集体活动。“春天组织健步走,夏天来个创先锋,秋天再来诗朗诵,冬天还有评先进”。这样一些活动在基层并不少见,往往流于形式,劳民伤财,上级只管发文组织,下级却得认真落实,干部群众意见都很大。
一些单位的“党员活动日”停留在“挂个条幅、摆张桌子、照张相片、迅速收摊”水平上,只是让党员出来“活动活动”而已。“上级领导往往大旗一挥,同志们上。等事情结束了,等检查过关了,就没有人过问后续了。”中部某市一名街道干部说。
前不久,半月谈记者在东部某社区参加“社区开放日”发现,隔三差五的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社区书法作品展令居民反感。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很无奈:上面要考核,群众又不愿参加,一些社区甚至要给居民“发工资”才能把他们请来。
三怕走马观花的调研
一些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基本套路是到事先安排好的点位上,视察一下窗口、慰问一下工作人员,召开一个座谈会听一听汇报,或者深入一个厂矿企业走一走,看一看表面的生产经营情况,难得扑下身子、深入基层,真正与基层干部职工一起深入交谈、深入研究。
这样的调研却苦了基层干部。苏州某党委部门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参观、考察、调研花样繁多,平均每天要接待四五拨人。
湖北西部某贫困村对此也是苦不堪言。巡视、督查、市县镇三级政府检查、各部门检查以及组织、扶贫、环境整治等专项抽查,一拨接一拨,经常几名村干部都应付不过来。“上半年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有近10次。”该村村干部说,在他们再三诉苦后,现在明显减少了,但一个月还是有四五次。
“最怕上级领导调研时,催逼基层进度。”湖南省某街道负责项目建设的班子成员说,有些工作特别是涉及项目建设,要有前期工作论证和报建时间,可领导一调研就要求尽快开工,甚至根据不同乡镇进度进行排名。“这是逼迫基层违规违法!”
四怕无穷无尽的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全面整治“四风”积弊,党风政风为之一振。但是近一两年,部分地方文山会海痼疾反弹回潮,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基层党员干部苦不堪言。
江苏省某事业单位组织部门工作人员对半月谈记者说,上面心血来潮,要基层组织部门把党员材料录入新开发的数字化系统。可系统技术不过关,白天工作时间无法登录,大家只能凌晨三四点钟爬起来录入材料。“终于把全部材料录进去了,谁知系统顷刻间崩溃,所有的活儿都白干了。”
湖北省某县委政研室干部说,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力不济,把发文、开会当作抓落实的主要方式方法,甚至将其做成履职尽责、推卸责任的“痕迹”,一些文件层层转发、照抄照转,很多时候并无新的实质性内容,完全是重复上级精神,造成基层干部有看不完的文件、开不完的会。
五怕不讲道理的问责
安全维稳早已成为基层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特别是一到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期间,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更是“如临大敌”。“北京不去人,本地不出事,网上不炒作”成为硬性目标,重压之下“盯死看牢”“多路拦截”“接访劝访”等能想到的法子都用上了。某县委研究室干部说,为了劝回上访人员,报销来回路费、发放误工补助、陪吃陪住陪游……许多基层干部真是无奈又无助。
究其原因,还是基层干部怕被问责。“伺候上访户比伺候自己爹娘还勤些。”湖南一位乡镇干部直言,一旦出现上访问题,上级部门就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追究乡镇干部责任,如果出现重大非法上访情况,问责将更加严重。
更有甚者,干活的人少,问责的人多。东部某市一基层部门负责人反映,根据市里要求,他们最近在做一项成果展布展工作,他们部门负责实施,市委办、政府办等三部门派人监督,每天填写各种汇报表格,稍有疏忽,就在考核中扣分。“简直是一人干活,三人问责。”
在此背景下,一些基层干部显得有些“神经过敏”。在一些地方,凡有企业提出建设性意见,基层干部首要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先安排开会,派人把相关内容写入会议纪要。
“万一日后出状况,至少免于被问责,这是自我保护。”一位基层干部说,甚至有基层干部接待群众来访或咨询,一定要找有监控的地方说话,没监控就不开口。“怕有纠纷说不清,被问责。”
在中部某乡镇的一起环保事件中,分管环保的副镇长已第一时间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但环保部门一直未进行处置。事件曝光后,这名副镇长还是被诫勉谈话,影响期半年。“反正一有事,第一时间就是追基层干部的责。”湖南一位乡镇干部抱怨,现在都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原题为《基层干部“五怕”:空政策、瞎活动、假调研、滥材料、乱问责》)
新闻推荐
近日,南京大学采用大数据算法,为今年入学的新生匹配室友的消息引发关注。日前,记者从该校学生工作处获悉,约3300名新生中,近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