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塞上江南 风采宁夏

南国早报 2018-08-15 16:38 大字

鸟瞰银川 本版图片均由《新消息报》提供 银川国际鲜花港 晒枸杞 精选葡萄酿美酒

南国早报记者段钦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朝诗人王维曾游历宁夏,在沙坡头留下这流传千古的诗句。诗人若能再度重游,他一定会发现,如今的宁夏,除了大漠、黄河、贺兰山、西夏陵,还有绿洲、湖泊、花海、葡萄酒产区……让人们心驰神往的神奇宁夏,变成美丽“塞上江南”。

8月7日至9日,第23届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总编辑年会在宁夏银川召开之际,来自全国27家省级晚报(都市报)的社长、总编辑、资深媒体人前往银川、吴忠、中卫等地采风,见证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新景象。

中宁“红果果”名扬国内外

去年,黑豹乐队乐手赵明义手持保温杯的照片走红网络,岁月的沧桑以一种诙谐的方式体现出来。保温杯里泡枸杞一度成了大家热议的“梗”。这一年,据说枸杞销量大增,一个厂家的枸杞光是网售累计成交就有上亿元。采风团在世界枸杞的故乡宁夏,与这个网红小果果“零距离”。

中宁,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近年来,中宁枸杞不仅大做精深加工的文章,更是融合旅游等产业走上新的碳汇经济道路,让绿色发展成为中宁红果走出国门进一步扩大影响的新思路。

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局副局长刘娟告诉记者,中宁枸杞标准化种植基地达10万余亩,其中类似这样的荒滩、沙地改造的就有4万多亩。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超20万亩,干果年产量5万吨,其中舟塔、源乡、杞泰、早康、大地、中杞、百瑞源7家枸杞基地荣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宁枸杞种植系统示范区”称号。

“西北花都”惊艳八方来客

立秋时节,仍见层层绿色与朵朵鲜花覆盖千里沃野,有种瞬间步入江南花事盛会的错觉……

“真的没想到,在塞北,竟然有一处这样的所在”。走进位于兴庆区的银川国际鲜花港,就能真实地了解到银川是如何将花卉产业做成对外“名片”的。鲜花港吸引众多国内外知名花卉企业投资落地,产品远销周边省区及韩国、日本、沙特等国家及城市,发展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西北花都”。

花卉业既是美丽的公益事业,又是绿色的富民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宁夏已初步形成以鲜切花、盆花、花坛花和绿化观赏苗木为主的花卉产业体系。同时,“西北花卉看银川,银川花卉数兴庆”,现在,兴庆区各类花卉总面积已达到5127.2亩,花卉产业总产值达1.5亿元左右。

“紫色梦想”盘活千年旱塬

据考证,汉朝张骞将葡萄带入中国,大规模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则出现在唐朝,真正鼎盛时期是元朝。当时葡萄种植面积之大,地域之广,酿酒数量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当时的宁夏就是葡萄和葡萄酒的重要产地之一。

8月7日下午,在举世闻名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中国葡萄酒第一镇”——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大家参观了当地酒庄的种植基地、酿造区、地下酒窖等,了解倾听宁夏葡萄酒的故事。

“我们依托纬度的天然优势,以方圆50公里内无工业污染源的优质环境,以年降雨量290毫米、年蒸发量高达2050毫米的充足光照,培育出优质有机生态原料,酿造出纯正的葡萄酒。”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宁夏汇达阳光生态酒庄有限公司“庄主”李财介绍,为让更多群众种植葡萄,汇达酒庄探索出“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将部分产业村的农户土地流转种植葡萄,农户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还可就近到葡萄园务工增加收入。

自2013年成立以来,汇达酒庄每年以葡萄产业链辐射带动农户894户,通过劳务用工、订单收购等方式帮扶农户,户均年增收29490元,人均收入9800元,高于当地农户人均收入。

石头缝里长出的大西瓜

在采风团乘坐的大巴上,《新消息报》记者给大家讲起这样一段导游词:“中卫也有一座香山,与满山红叶的北京香山不同的是,它光秃秃的啥也没有。中卫人常说:‘此山不长草,山中必有宝\’,这第一宝就是硒砂瓜。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西瓜,曾被作为北京奥运会指定专用水果,2008年,有10万吨硒砂瓜运往北京奥运村。”

中卫建市以来,通过5年时间建成百万亩硒砂瓜产业带。如今,硒砂瓜被做成中卫大产业,成为山区群众脱贫增收的“金饭碗”。

今年,中卫市更是做优做强硒砂瓜产业,选择含硒量高的地段打造了6万亩硒砂瓜实验示范基地,并严格按照富硒标准化技术规程生产。据初步检测,这里种植的硒砂瓜含硒量远远超过0.01毫克每千克,预计硒砂瓜产量可达10万吨。

“点沙成金”创造世界奇迹

走进以沙闻名的中卫市,不仅感受不到肆虐的风沙,还会有一种置身塞外江南的感觉。如今,中卫不仅人进沙退,蓝天白云常驻,现代农业、旅游业、特色产业都因沙而富。

现年52岁的唐希明是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场长,他从事沙漠治理已27年,不仅是中卫的治沙名人,也是中卫沙漠变绿洲的见证者。

说起在沙漠中织网的麦草方格治沙方法,还有一个小故事。唐希明回忆,这个方法最初并不是由专家研究出来的,而是由当时的铁路沿线治沙工人“发明”。在铁路沿线反复铺设稻草的过程中,一位铁路上的治沙工人发现,有一段稻草铺设成方格状的防护段,竟意外长出了点滴绿色的植被。就是这一不经意的发现,成就了麦草方格治沙法:在流沙表面用麦草、稻草扎成1米见方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风吹起,以此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然后在草方格上栽种花棒、柠条等沙生植物,营造挡沙树林。

因治沙成果卓著,沙坡头治沙科研荣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联合国全球500佳环境奖”。从沙进人退,到防沙治沙,最终变为人进沙退,中卫人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解决了世界性难题。

新闻推荐

八旬老太狱中骨折 申请保外就医被拒

这张照片是今年6月李淑贤与家人会面时拍下的。李淑贤家人为其提交的保外就医申请书。本版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近日,“八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