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五个月改不了性别”只能靠媒体曝光? ■热点评论

黄海晨报 2018-08-01 06:21 大字

杨玉龙

今年2月份,63岁的郑州市民田先生到河南省社保局打印自己的退休信息表时,发现自己的性别一栏竟然变成了“女”。为此,他多次往返于单位和省社保局。5个多月没有任何进展,为领取补助而进行申请的过程也一直被耽搁。7月30日上午,田先生告诉记者,“没想到报纸发出当天上午,性别就改过来了!” (据大河网)

性别难改吗?在记者的“陪办”过程中,“一个原则”卡住了性别更改,即工作人员的解释———“我们是公对公,不管什么业务,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向上反映,目前我们的办事流程和工作原则就是这样”。也因此,不管田先生如何向其证明自己的性别身份,均被这一“工作原则”挡回去。而这样的“原则”的确称得上是奇葩。

与“奇葩证明”相似,“奇葩原则”也是老百姓办事路上的拦路虎。按原则办事无可厚非,但有时一味固守原则,也会给群众造成不便。比如,是男是女,站在跟前的人就是最好的证明,更何况田先生的身份证本身就是“男”,养老信息表性别一栏竟然变成了“女”,无论是哪个环节出现的错误,第一时间给当事人改过来才是“原则”才对。

办事机构固然要坚守“办事原则”,但是这个原则应该是便民利民,而不是给群众添堵设障。尤其是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的当下,类似于性别更正这样的小事,本就该分分钟钟完成,而不是靠“原则”“程序”刁难人。毕竟,办事机构、办事规程都是用来服务人的;即便有不合时宜的原则与流程,相关部门也应即时改过,这才是顺应民意。

群众办事路上,“奇葩证明”“奇葩原则”一个也不能要。而这些,需要的正是相关部门认真对待群众的诉求,改善一切不合理、不合时宜的证明与原则。同时,更不能患上媒体曝光“依赖症”。

新闻推荐

全国性宗教团体共同倡议:在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7月31日在京举行。各全国性宗教团体和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