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五个月改不了性别”是一面镜子

西安晚报 2018-07-31 05:38 大字

■张淳艺

今年2月份,63岁的郑州市民田先生到河南省社会保障局打印自己的养老信息表时发现,自己的性别一栏竟然变成了“女”。为了纠正这个错误,他多次往返于单位和省社保局。5个多月过去了,事情却没有任何进展,为领取补助而进行申请的过程也一直被耽搁。(7月30日《大河报》)

从错误的“女”变成男,改一个字到底有多难?在我们外人看来,当初输入电脑时性别信息出现“乌龙”,核实后在系统里改过来就是了。然而,就是为了更正一字之差,田先生足足折腾了5个多月依然无果。

5个多月改不了性别,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为此,记者专门陪同田先生办事,实地体验了一把。纵观记者的体验经历,这一事件犹如一面镜子,真实折射出时下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奇葩证明。田先生在发现性别错误的第一时间就给省社保局进行了反馈,却被告知省社保局企业离退休信息更改窗口只“对公不对私”。用工作人员的说法就是,“由单位报材料、盖公章、经办人签字、领导签字,然后再办理更正,不接受个人申请”。试问,活生生的人就站在面前,又有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证件,难道就不能证明自己的性别吗?为什么一个人是男是女,还需要单位盖章、领导签字?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清理整治各类奇葩证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一些服务窗口仍存在惯性思维,凡事都喜欢要求层层签字盖章,从而为自己减少麻烦,规避风险。“对公不对私”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折射出一些部门不敢负责、不敢担当的心态,希冀于用其他部门的公信力背书。其实,社保部门完全可以在核实申请后,对参保人员的个人信息进行更正,却摆出公事公办的架势,要求原单位出具申请和证明,这是典型的为官不为。

其次是效率低下。今年2月份,田先生就向所属单位农业银行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支行申请变更性别信息。但5个多月过去了,申请迟迟没有被递交给省社保局。在记者陪同体验中有一个细节,农行河南省分行表示先向高新区支行核实田先生的身份后再接受咨询,但这一核实就核实了40分钟,直到田先生给支行打电话催促后,才终于结束漫长的等待。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低下,可见一斑。

现在,许多地方都公开了办事流程和办结时限,但从一份申请走了5个多月的“龟速”来看,一些部门限时办结制度还存在盲区,或者是浮于形式并未落到实处。限时办结是对群众的服务承诺,也是有关部门的自我倒逼。各地各部门应该对群众办理事项来一次梳理,每一项都需要明确具体时限和问责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折腾。

新闻推荐

广东省总组织3000多名劳模疗休养

本报讯(记者叶小钟实习生姚澍欣)记者近日从广东省总工会经济工作部获悉,省总工会今年组织24批共2200余名劳模在省内的广东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