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有话要说创新跨界莫越界

安徽日报 2018-07-17 19:55 大字

刘振

互联网企业爱跨界,总想“一通百通”。前段时间,打车的干起了外卖,外卖的玩起了打车,跨界跨得不亦乐乎,好在用户受益。但有的跨界让用户担心——最近,大众点评开启社交功能,引导用户通过微信登录后,把用户在酒店餐厅的签到、关注、点赞或地址信息分享给好友,并且难以取消。

之前,出行类App航旅纵横上线一项“虚拟客舱”功能,在用户未主动开启功能的情况下,将含有乘客飞行地点、频率和其他隐私信息的个人主页,向同机其他用户开放,彼此间还能私聊和打标签。也就是说,以前你去了哪儿、住在哪儿、吃了什么,平台知道,“被社交”以后,个人隐私在好友甚至陌生人面前也一览无余,几乎成了“透明人”,怎能不让人脊背发凉?

工具类App为啥急着搞社交?为了激发更高的使用频率。需要打车、吃饭的时候才用一下,一天也用不了几次,如果加上社交功能,能窥看别人私聊、打标签,用起来好玩,更容易形成用户热情和黏性。问题是,纯社交平台上,“我的社交我做主”,给谁看、看什么都由我决定,而这些应用类平台则擅作主张,将掌握的用户信息“开放共享”以获得更高关注度。打着“共享”的旗号,图的是商业利益,个人信息被私下“偷走”尚且难以禁绝,再被如此明目张胆地“共享”,如何让人安心!

“被社交”、隐私泄露已经让人不快,带来的安全隐患更让人担忧。前段时间“空姐顺风车遇害案”已经证明,未经有效监管的打标签等社交行为具有一定风险。这还只是暴露出来的“冰山一角”,更多问题隐藏在“冰山”下面。今年初,如果不是江苏省消保委提起公益诉讼,很多人不会发现“手机百度”等App未告知用户,就能轻易获取“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彩信”等权限,也不会意识到360旗下监控器记录的诸多画面,都在通过其 “水滴直播”向大众实时展示。互联网企业如此索取用户信息,用户却难以知晓自己被侵权,难怪有人质问,手机到底是亲密“朋友”,还是潜伏在身边的“间谍”?

应用平台开启社交功能,究竟是跨界融合,还是违法“越界”,不难有定论,相信他们也是心知肚明。之所以明知故犯,是因为互联网企业已经习惯了“野蛮生长”的套路:推出新产品或功能时,以实现自身最大利益为优先,倘若出了问题再慢慢打补丁,横竖没有太大损失。直播涉黄、大数据“杀熟”、招聘网站发布虚假信息,这些老套路莫不如此,前车之覆并未成为后车之鉴,保障用户权益一直滞后被动。

从这个角度讲,保护个人隐私既不能靠简单授权来约束,也不能停留在事后惩罚、追责的思维中,而要努力实现对个人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当前,个人信息保护还是一项在保护与利用之间反复寻求平衡的监管探索。尽管法律为个人信息的搜集确立了个人同意原则、目的明确原则、“最少够用”原则等,但这些规定本身比较宽泛,在实践中还有待细化。哪些数据具有私人性,哪些数据具有公共性,哪些信息一次授权一次使用,哪些信息一次授权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和用户的责任如何界定、后果如何分担,回答好这些问题,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凝聚更多共识。

就生活便捷而言,大数据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但从隐私保护角度看可能也是最坏的时代。无论如何,数字化、信息化已经在重塑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只有以更清晰的规则、更阳光的监督、更有力的监管,才能让处于信息弱势的群众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新闻推荐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读《苏东坡传》有感

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徐峰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时光的长河蜿蜒了五千年,总有那么些人像抖落在时光幕布上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