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粽子的香味 湖南常德 江迎桃
端午将至,大街小巷飘荡着粽子的清香。
母亲喜欢自己包粽子。每年农历四月底五月初,母亲会去湖边摘粽叶,回来煮熟备用。那是个极辛苦的活,湖水倒不是特别凉,只是芦苇丛生得茂密,人站在水里,高高的芦苇完全把人给淹没了,人在里面行走极端困难。粽叶的边缘还有毛刺,粘在人身上既疼又痒。泥里刚长出的芦苇像锥子似的,扎得人脚底生疼。
我站在岸边,一会儿就看不到母亲了,急得大叫,母亲就会安慰我,“不喊不喊,回去了就包粽子吃!”母亲采摘回一大包粽叶后,就像生过一场病似的筋疲力尽。我问母亲:“为什么不去买呢?”母亲只是说:“买不要钱吗?有摘的就自己摘!”现在想来,是母亲让我懂得了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含义。
初四包粽子,母亲拿出糯米,仔细的择去碎石子等杂物,用清水淘洗两遍,将其它物品备好,等糯米将干未干之时便开始包起来。
包粽子是个技术活,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见母亲娴熟地拿起粽叶,轻轻一卷,几片绿蝴蝶似的苇叶,瞬间就成了漏斗的形状,将米放入“漏斗”,用筷子轻轻捣几下,压实,母亲把“漏斗”上面的粽叶一折,将米覆盖,再细绳绕粽身一圈,牢牢地扎紧,一个三角圆锥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母亲总喜欢把粽子五个五个的连在一起,提在手上沉甸甸的。我特别好奇,想学包粽子,母亲便教我包,可我不是把粽叶弄破,就是粽子里面的米往外面撒,怎么也包不会。母亲总是说:“不要急,慢慢来,熟练了就好。”
粽子包好了,母亲就将它们放在一个大锅里煮。闻着渐渐飘出的香味,我们便不肯走开。母亲说:“急不得,得慢慢煮,粽子才香,等熟了就给你们吃。”可白天总煮不熟,等到晚上大家都睡了的时候,母亲还得把粽子翻个过再煮。
端午节的早上,粽子的香味唤醒了我。我们几姊妹踮起脚,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的粽子。剥开粽叶,那绿里透黄,香气四溢的粽肉,让我们馋涎欲滴。母亲却不准我们先吃,而是让我们先给奶奶端一碗过去,还得给隔壁的刘爷爷送一些后才可以吃。不知道父母是否吃了,只知道我们面前有一大堆剥下的粽叶,锅里已经不见粽子了。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母亲又有几次吃过饱饭呢?
如今,各种形状、各种味道的粽子,随时都可以买到,却怎么也吃不出童年粽子的香味了。
新闻推荐
人行道上违停的车主,如果在接到城管部门提醒短信的10分钟内将车开走,可免于处罚;而且,提醒短信还会告诉你周边哪里有空余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