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和”是天下人共同遵守的普遍规则

济南日报 2018-06-15 09:26 大字

5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孟子研究院特聘副院长李存山,带来《中庸》解读第三讲——《天命之谓性》。李存山综合与融会儒家经典、先秦诸子、历代儒家学者的相关论述,详细解析了《中庸》的天、性、道等哲学概念,并将《中庸》里的心性修养方法、“中和之道”与当今社会的日常生活相交融,深入探求其当代价值,让儒家思想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依然可以为当今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提供解答与帮助。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

分为三节

经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一章可分为三节。第一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朱熹《中庸章句》:“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这是讲关于天、性、道、教的本体论。第二节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朱熹《中庸章句》:“次言存养省察之要”。这是依据天、性、道、教的本体论,而讲道德修养即“存养省察”的工夫论。第三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章句》:“终言圣神功化之极”。这是“合外内之道”而讲人的性情和天地万物的“中和”。

“天”在中国古代有多种意义

经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在中国古代有多种意义。主宰之天,又称“意志之天”,就是中国古代信仰的最高的神,我们现在所称的“老天爷”。

在中国上古文献的《诗》《书》《易》中,所讲的“天”大多是“主宰之天”的意思,又被称为“帝”或“上帝”。如《尚书·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周代文献中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在《万章上》引用了这句话。周代文献中也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意为人民的愿望是“天”所必然要服从的。这是中国上古文化中的“天民一致”的民本主义思想。

“主宰之天”的含义,在孔、孟的思想中仍然沿续。如孔子说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孟子在《万章上》讲到尧舜禅让,说“天与之,民与之”。这里的“天”是指“主宰之天”。《中庸》:“舜其大孝也,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受禄于天,保佑命之”。引《诗》曰:“惟天之命,于穆不已”。这也是讲“主宰之天”。

“自然”是相对于“人为”而言。“天”一般是指我们头顶上的与“地”相对而言的“天”,它也可以是指“自然之总名”,如《庄子》说的“牛马四足之谓天,络马首、穿牛鼻之谓人”。孔子所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一般认为是指“自然之天”。孟子说的“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也是指“自然之天”。天是与地相对而言,如《易传》说“天地变化,圣人效之”,《易传》还把“天、地、人”并列,就是所谓“三才”。

《中庸》中较多说到“天地”,如首章“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及后面说的“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之无不持载”等等。中国古代讲的“主宰之天”,往往与“自然之天”没有明确的界限,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天”的主宰义就是“上帝”,与“上帝”相对而言的地神就是“后土”。如《中庸》说:“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朱熹《中庸章句:“郊,祀天。社,祭地。不言后土者,省文也”。如果把话说全了,应该是“所以事上帝、后土也”。宋代的二程说:“天者理也”,但也说“以形体言之谓之天,以主宰言之谓之帝”。

“义理之天”这是指道德的根源,后来发展为指世界的普遍道理、规律和原则。《中庸》说的“天命之谓性”,孟子说的“知其性则知天”,宋代二程说的“天者理也”,就是指“义理之天”。《中庸》说“天命之谓性”,这里的“天”主要是指“义理之天”。命,朱熹《章句》:“犹令也”“犹命令也”。如果是“命令”,那就是“主宰之天”“犹命令”,主要是指“义理之天”。

君子之心要常存敬畏

经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一节是讲“存养省察之要”的工夫论。“道”,“率性之谓道”的“道”,也就是人道,是人生和人世间的正道。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章句》:“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若其可离,则为外物而非道矣”。

“日用事物当行之理”,就是人道,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性之德而具于心”,人心中所固有的本性之德。“无时不然”,不可须臾离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章句》:“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戒慎、恐惧,都是心中“常存敬畏”。孔子说“修己以敬”,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睹、闻,都有见闻的意思。道德修养是个人内心自己的事,虽然不被他人所见闻,但君子常存敬畏,不敢疏忽怠慢。

这一节是讲“存养省察之要”,讲的是存心养性、反省自察的道德修养工夫论,强调了要诚意、慎独,也就是孟子说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论语·子路》: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集注》:“程子曰:‘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 圣贤论学者用心得失之际,其说多矣,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于此明辨而日省之,则庶乎其不昧于所从矣”。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而“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己”。

中华民族精神也可说是“中正仁和”

经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章句》:“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这里,“中”强调的是内在的静寂平衡,“和”则是向外的融会贯通。这是儒家,特别是宋明新儒家,讲“性情”的一段经典论述。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天地之道,虽有不和者,必归之于和,而所为有功;虽有不中者,必止之于中,而所为不失”。宋张载《正蒙·太和》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中华民族精神可以说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可以说是“中正仁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章句》:“致,推而极之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推致、达到了中和的境界,也就有了天地的规则、秩序,万物的生长发育。“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尚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章句》:“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天下之大本,意思是天下万物的根本。“天下之达道”,则是天下人共同遵守的普遍规则。

这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这是对第一章三节的概括。“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这是指出这一章的宗旨,强调第一章的重要。

新闻推荐

江西取消调整182项省直部门证明事项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取消和调整30个省直部门的182项证明事项,以解决烦扰群众办事的各类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