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那人 那卡 ◆齐春快

淮河晨刊 2018-06-12 15:02 大字

老舅刘永焕是外公的独苗苗,一双浓眉大眼缀在圆乎乎的脸蛋上,很是端庄俊俏。不光讨家里人喜欢,庄上人对他也夸赞有加。看到同乡好多年轻的后生参军后,荣耀地走出了他们的家——北刘桥,澎湃在老舅周身的欲望就是要去当个兵。可外公死活不让。

那年冬季,他家有个姓周的亲戚在新疆服兵役,送他一顶棉军帽,老舅喜欢的要命。好歹也可过一把军人瘾。他把棉军帽往头上一套,嘿嘿!一下在北刘桥这个小村庄出大名了。人们都说他像雷锋。

因为没有当成兵,老舅没有机会走出北刘桥。老舅最终做了木匠,照样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年轻时老舅就是一个“鱼鹰子”,逮鱼所需的工具都是他自己编制的。比如黄鳝笼子、虾笼等。记忆中最难忘的还是老舅爱玩的那些卡。

卡,是一种原始而简单的猎鱼方式。它以柔性较好弹力较足的带皮竹子刻削而成,两头尖尖,在中间不显眼的凹槽处拴上细细的尼龙线,然后按一米远一个距离呈“T”字形依次连接到总线上。卡以盘计,一般五百或一千个卡为一盘。卡有大、中、小之分。区别仅在于卡的长短,长些的即为大卡,短些的即为小卡。大卡逮大鱼,小卡逮小鱼。老舅可不爱按常规布卡,他喜欢布的卡称为花卡。就是在一盘卡中既有大号卡也有小号卡,还有二不溜秋的中号卡,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小不一。

夏秋涨水季是下卡的好时光。老舅上午先跑到水边割上细小的嫩苇子,回来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做成卡箍子,回头就烀麦仁,把麦粒煮到清香四溢时起锅装卡。这时候老舅最为惬意,就看他坐在小马扎上一边悠闲地吹着口哨,一边拿起一个卡将它两头对折,娴熟的捏个九十度的弯,迅疾的夹上一粒香喷喷的饵料麦仁,再套上一个卡箍子。这小小的卡箍子看似温柔,其实它正是卡的致命机关。只要有鱼吞食麦仁,就会箍掉卡开,原先弯弯的卡瞬间弹张开来,尖尖的卡头把鱼的嘴巴紧紧撑住,鱼只得乖乖待捕了。

傍晚,当一切拾掇妥当,老舅手端存放卡具的木盆,奔向他心仪的水湾了。下卡很简便,只要选中一个不太显眼的参照物,比如立在水里的小树枝或水边的小石块等作为记号,然后把系有卡线的小竹竿隐秘地插到水里,就不紧不慢的下起了。要紧的是选记号,要便于自己好记好找,而且不易被别人发觉。倘若记号太显眼,就会被人“顺手牵鱼”落个白忙乎了哦。

收卡得到第二天的大清早。收卡是个技术活。首先是凭手感,有没有逮到鱼,逮到了什么样的鱼,是大鱼还是小鱼,一捋卡线老舅心里就有了底。逮到鱼的卡线是不停晃动着的。晃动大小决定鱼的大小。晃动的越多越大,老舅越有精神。当有大鱼入卡,挣扎时会翻起水花儿。随着那荡起的一波一波涟漪,老舅的脸上也漾起跟水波一样的笑容。其次是抓鱼的方式有讲究。比如一般的小草鱼、小汪丫鱼就无所谓了。逮到大鱼像鲤鱼、混子、鲶鱼、马郞什么的,千万不能采取直接提卡将鱼拎上来,如果直接提卡的话,即将到手的鱼十有八九会脱卡逃之夭夭。因为出水后卡的承重力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名叫“海兜子”的小网具就派上了用场。要轻轻提卡,看清并锁定鱼所在的位子后,随手用海兜子一抄,便可稳稳当当的退卡拿鱼了。一早下来,老舅可以捕捞到二三十斤鱼,天天都是满载而归。

记得那时候,根本没有市场经济这个观念,捕获的再多都没有去卖过。老舅不仅留自家吃,而且还送亲戚邻居。在我眼里老舅就是活雷锋。

新闻推荐

广东省委书记批示:立即核查清远黑臭水体整治弄虚作假问题

6月11日,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指出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近日随机抽查清远市海仔大排坑的治理情况,现场发现水体发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