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的金刚不坏之身是如何炼成的?
高亚洲
主持人语:据媒体报道,4月17日下午,被捕97天后,鸿茅药酒事件当事医生谭秦东取保候审,离开内蒙古凉城县看守所。同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谭秦东损害鸿茅药酒商品声誉案”的情况通报》,其中提到,经研究,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相信随着案情的进展,真相将会大白于天下。
肇始于 “跨省追捕”,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捧上“神坛”的鸿茅药酒,已然陷入舆论的漩涡。与“跨省追捕”的合法性被广泛质疑相比,关于鸿茅药酒的“前世今生”显然更有围观价值。
沸沸扬扬中,或追问,或调侃,仍不免因陷入情绪而有失客观和理性,于是,来自权威方面的声音,便有了格外的价值。4月16日,国家药监局对“鸿茅药酒”首度发声: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并责成企业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社会作出解释。
鸿茅是适宜非处方药还是处方药,交由权威论证,这样的克制理性,值得点赞。更值得点赞的,是要求鸿茅向社会解释近五年被处罚的原因和问题。从表面上看,这是在要求鸿茅来一次集体“示丑”,而实际上,这是在撕开鸿茅的神圣面纱,让焦虑的舆论打量到真实的鸿茅到底是什么样的,哪怕只有一部分。
其实,在“跨省追捕”案件曝光后,关于鸿茅的历史已经进入公众视野,有认真的媒体甚至以十年为节点,统计了鸿茅的广告违法情况。根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十年里,鸿茅药酒广告曾被通报违法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违法的原因,不外乎夸大宣传、发布或篡改未经审批的内容等。以近五年的情况来看,违法的情形又以“夸大宣传”为主。
不妨做一番猜测,鸿茅药酒会对近五年虚假广告的情况,向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解释呢?逐利下的冲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抑或是其他?无论是言辞多么恳切,或是痛定思痛,鸿茅药酒的社会解释,恐怕并不会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也难以揭示问题的根源。
必须廓清的是,社会舆论对鸿茅药酒事件的热切关注,并不在于鸿茅药酒有过哪些违法违规行为,而是作为一家企业,何以在违法、通报中,一路逆势生长,甚至养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如果不是这次意外的“跨省追捕”,谁能料想鸿茅药酒还会在神坛屹立多久?
进一步来说,与鸿茅药酒长年发布虚假广告相比,更值得追问的是,为何即便违法广告在各地被查处,鸿茅药酒的广告批文却从未间断?有数据显示,2011年至今,鸿茅药酒一共获得1192个广告批文,是获得广告批文最多的药品。这些广告批文是如何被审核批准的?还需要追问的是,鸿茅药酒的虚假广告几乎被全国各地的药监局通报,为何轻易地通过了内蒙古药监局的“合法、合规性评审和论证”,内蒙古药监局发布“2014年以来,自治区局从未接到有关鸿茅药酒违法广告情况的通告、通报,更无采取暂停销售措施的函件。违法广告监测数据也未涉及鸿茅药酒”的结论,底气从哪里来?更需要追问的是,这样一家劣迹可谓不少的企业,又是如何成为明星企业的?
追问背后所直指的,不仅仅是广告审批机制的漏洞,还有公权力滥用公信力为企业背书的问题,以及某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政绩观的偏狭。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义务教育法知识讲座,安徽大学青年学者廖伟伟应邀作“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沿革及未来立法走向”的讲座。廖伟伟从《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及历史沿革、重点法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