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苏北看发展”系列报道之四淮安:台资高地“高”在哪?
淮安,这个昔日的漕运枢纽、盐运要冲,如今正站在开发开放、台资集聚的“风口浪尖”。
从最初400多个台资项目的初始发展期,到实联化工、敏实集团、达方电子、膳魔师等知名台企纷纷进驻的快速发展期,淮安台资项目一直以“加速度”增长。至2017年底,该市累计设立台资项目1275个,总投资181.5亿美元。淮安已成为长江以北知名台资企业落户最多的地级市,也是大陆台资集聚最快的地区之一。
在台资高地这一城市名片的巨大“磁场”下,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相关配套企业纷纷进驻淮安,推动了关联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产业链不断拉长的联动发展态势。
曾几何时,淮安的工业被人戏称为“一瓶酒、一盒烟,再加一台拖拉机”,而今却在新型工业化大道上阔步前行,其中的奥秘在何处?台资高地究竟“高”在哪?
高点规划 招大引强
“4+2”优势特色产业加快集聚
走进淮安高新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现代化厂房和一处处火热的项目建设场景,令人心潮澎湃的是微风中矗立着的一个个“高大上”的企业。
“项目一期投入120亿元,已经落成即将投产,计划三期总投资达400多亿元。”在德淮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项目建设现场,德淮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彻底打破我国高端图像传感器芯片基本依赖进口的局面。
距德淮公司不远处,总投资130亿元的江苏时代芯存相变存储器项目已完成一期投资。来自台湾的公司CTO苏水金告诉记者,该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世界第四家能够研发和生产相变存储器的高科技企业,将填补中国在存储器方面研发和生产的空白。其技术与IBM共同研发,领先全球,相比传统内存和闪存,具有高容量储存、高密度读写,速度快、耐久性强等优点,读写速率和次数均是传统芯片的1000倍以上。
随着时代芯存、德淮半导体、中璟航天半导体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一个千亿级“半导体新城”已在淮安悄然崛起,这也将成为淮安电子信息产业提升层次、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四年前,淮安明确提出,重点打造盐化工、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形成以“4+2”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去年淮安实施‘4+2’优势特色产业亿元项目159个、总投资543亿元,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淮安市经信委综合处处长范志坚说。
为了打造这一现代工业体系,淮安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颁发了《关于淮安“4+2”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方案》,明确总体思路;成立市“4+2”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按照“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套班子”要求,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多措并举招大引强,加大对新引进“4+2”产业重大项目的奖励力度;强化政策扶持,进一步整合现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扶持“4+2”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聚力创新 节能降耗
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成效彰显
在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采访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公司人才队伍建设频获“省双创人才”“省科技副总”“淮上英才”“苏北计划”等殊荣,同时公司也承载着“省科技成果转化”“省新兴产业战略引导资金”等项目的执行。
高端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为该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事实上,高度重视人才和创新已成为淮安大多数企业的共识。去年淮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6.36%,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新增市级以上企业“两站三中心”114家,新增省科技小巨人企业8户、专精特新产品14件。
放大到全市发展层面,企业重视人才和创新的结果,是产业层次和环保水平的提档升级,进一步推动了该市绿色转型发展。淮安市发改委副主任高金宝介绍说,去年淮安持续优化人才政策机制,出台22条人才新政,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2%,科技进步贡献率55%。
转型的核心在于创新,而这并非淮安绿色转型发展的唯一抓手。去年,淮安1100余户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部分企业利润增长达30%以上;关停化工生产企业41户,关停整治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858台;推动节能降耗,节约标准煤8万吨……
仔细梳理淮安转型绿色发展的举措和成效,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脉络:引进高端人才、高科技企业,达到“插柳成荫”的效果;鼓励现有企业就地技术改造,收到“老树开花”的成效;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腾笼换鸟”的目的。
效能提速 言出必诺
“101%服务”铸就淮安服务品牌
台资集聚新高地现已成为淮安一张夺目的城市名片,在这张名片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梧桐树参天,凤满枝头闹。在淮安市发改委项目管理处处长姜生田眼中,一只只台资“金凤凰”之所以纷纷选择淮安这棵“梧桐树”,绝非偶然。
这一点,在江苏时代芯存半导体有限公司得到了证实。该公司公共关系部工作人员邢国彦告诉记者,时代芯存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8天,从开工到封顶不到9个月,这充分体现了“淮安速度”,公司当初选择淮安正是看中这一点。
实际上,这种“淮安速度”还有很多很多。“富士康”从开工到投产,仅仅295天;“台玻”项目从立项、环评到审批完结只用了18个月;旺旺食品落户淮安后,短短几年间又投资建设了神旺大酒店等多个项目……
“淮安速度”的背后,是该市创新理念提出的“101%服务”,即政府对投资者提出的合理合法要求做到100%满足,同时再多为企业提供一份贴心服务和惊喜。
在淮安,除了招商,软服务也是考核的硬指标。“1亿元以上的项目,由1名处级干部专门靠上服务,3天完成材料审核,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不能超过50个工作日。”姜生田说。
“政府会安排专人帮我们解决各种问题。”德淮半导体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经理黄伟高兴地说,政府的承诺都如期兑现了,真正做到以101%的服务,让客商100%满意。
淮安还实行“清单服务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列出清单,解决一件,媒体上公示一件,有一件不解决也过不了关。据介绍,每家挂钩单位的所有服务实绩都要在《淮安日报》和软环境之窗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服务对象的监督。
如今,在淮安各级干部看来,打造台资高地,就是在打造服务“高地”,因为“服务企业是政府的天职,而由客商口碑铸成的‘101%服务流动红旗’则是最高荣誉”这样一理念已经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
■记者札记
抢抓机遇是个技术活
行走在淮安大地,我们感受着这块土地的沧桑巨变和干部群众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感叹着历史机遇叠加在这片土地上的勃勃生机。面对“台资北迁”的重大契机,淮安人依靠自己的信心和决心,选择了迎头而上、披荆斩棘,书就了一篇台资集聚发展的华美篇章。
从“富士康”到德淮半导体,每一个龙头型企业的落户,都带来了一条产业链,产业链的集聚又造就了一个产业园,从而形成一个个千亿级产业板块,而产业板块的形成反过来又成为吸聚资本的强磁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产业布局,还是城市建设,淮安都清晰地显现出规划起点高、大手笔、成片开发、相互配套的特点以及“转型升级”的考虑,这必将为该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
采访中,记者能清晰地感受到,“服务”绝不是淮安各级干部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而是踏踏实实的作风。他们突破了思想观念上的“天堑”,化消极等靠为主动融入,敞开心扉与客商交朋友,放下身段为企业服务,使全市上下的思想、发展紧跟时代的节拍。
记者 柏建波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高晓彬日前,市工商局正在引导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企业年报工作。那么,对于企业年报信息,你是否有这些疑问:年报涉及社会保险常见问题有哪些?年报涉及哪些统计问题最常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