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语文篇:古诗词阅读 北京四中网校语文组编写

柳州晚报 2018-03-28 12:11 大字

一、考点透视

中考要求学生能够“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初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简要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近年来中考对古诗词(曲)的考查,一般有:1.理解、鉴赏诗句内容及表达效果;2.感知诗句中的艺术形象;3.理解诗词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4.评析诗词凝练的语言。因此,考生平常就要注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1. 品味炼字佳句

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作答时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2. 描述意境画面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某个词,包含哪些含义”或“写出某句诗的大意”等。先要扫清字词障碍,然后通读全诗,从整体上去理解。有时还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

3. 感知艺术形象

感知古诗词的艺术形象,必须根据诗词描写的具体形象与画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深刻理解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与典型意义。有时诗句中运用了含蓄、象征、双关、比拟等手法,就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的人生际遇,展开联想,深入分析。

4. 把握情感主旨

古诗词思想感情鉴赏,可以细化为几个方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诗人或形象的情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涵等。要想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主旨,就要从关键词句、形象意境、作者生活时代与人生经历等方面综合分析,特别要注意品析诗词中显露感情的词句和后部分议论、抒情的核心词句。

5. 分析手法技巧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点”等。分析解答时,首先要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技巧,然后结合诗句举例分析这种手法的具体作用,最后点明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审美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三、题型解读

考例:(福建龙岩 2016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炼字型题一般从结构、内容、主旨、情感方面,联系诗歌背景进行分析。

【答案】①运用了拟人手法;②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③突出了初春乍暖还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④表现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⑤“争”字和“啄”字前后呼应,使诗句对仗工整;⑥表达了春光的难得与宝贵。(每点1分,共4分)

(2)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赏析。赏析诗句,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得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

【答案】示例1:“早莺”——初春时飞来的莺,争着飞落到暖树上,表明鸟儿为避春寒而栖于初春的暖枝,体现了季节特征。或:“早莺”——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一展歌喉,体现了季节特征。

示例2:“新燕”——似曾相识的燕子飞回来了,这是初春的信号,体现了季节特征。或:“新燕”——燕是春的信使,己开始衔泥筑巢,体现了季节特征。

考例:(襄阳 2017中考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铭》这个典故而来: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就是所谓“勒石燕然”。勒字此处是雕刻的意思,这个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将士们的矛盾心理。一杯浊酒难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但久戍边关功业未成,归家遥遥无期。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复杂情感。

【答案】抒发了将士们戍边难归的无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思念家乡亲人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四面边声连角起”,起谓“边声”,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意思是:崇山峻岭中,云雾弥漫,残阳西沉,孤城紧闭。突出塞下孤城与内地景象的不同,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答案】突出塞下孤城与内地景象的不同,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考例: (淮安 2016中考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要求学生答题时先概括文章内容,然后结合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注意诗歌中的一些词“笑”“丰”“足”“闲”。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

【答案】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

(2)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概括诗句蕴含的哲理的能力。答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本义,然后在本义的基础上进行引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没有路了,忽然有出现了村庄,看到了希望,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答案】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考例:(苏州 2016中考题)

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解析】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将诗歌的语言转换成画面,再用优美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示例:战马奔腾,像“的卢马”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让人心惊不已。

(2)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和对诗歌感情的把握。诗歌中常用的写作手法: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铺垫悬念、比喻象征、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实写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而此诗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反衬出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答案】对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考例:(广东广州2016中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解析】本题考查解释词语。阅读全诗,了解内容,根据诗句的意思判断字词含义即可。

【答案】构筑房舍;傍晚。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用准确通顺的语言翻译诗句,然后进一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对思想感情的把握可以在理解诗句、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考例:(河南2016中考题)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理解诗词的写作内容。作答时抓住诗中每一字,想象情景。注意语言合理、符合诗意。

【答案】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赏析。赏析诗句,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本题结合比喻的作用以及文意作答即可。

【答案】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新闻推荐

原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上海市政府原顾问李储文逝世

原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原顾问李储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3月22日18时55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0周岁。根据李储文同志生前意愿,后事一切从简,不举行告别仪式。(原题为《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