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沅江弑师案,到底需要怎样的反思

华西都市报 2017-11-16 04:28 大字

◎蒋璟璟

11月12日,湖南省益阳沅江市第三中学16岁的高三学生罗某杰,在办公室将自己的班主任刺死。没有人想象得到,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如此对待关爱和器重自己的老师。14日晚,益阳公安官微发布消息称:小罗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沅江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据了解,在不少师生看来,鲍老师一直把小罗当自己儿子看待。小罗成绩经常保持在班级第一、年级前十的水平。但这份关爱却被小罗当成了麻烦。(新华社)

一位是市级优秀班主任,一位是成绩名列前茅的“好学生”,谁也不会想到,这对师生最终会走向如此的悲剧结局。事后回看,似乎所有偶然的、极端的后果,都总能找到早已有之的征兆,以及各种合理化的解释。可是,我们实在有理由质疑,这种倒推的归因逻辑是否可信,由此所得出的结论与经验,又是否确有价值?

小罗是怎样一个人?就现有信息来看,他既没有自闭、抑郁等精神问题,也没有反社会或攻击型人格障碍,按理来说他绝对应该是一名正常学生;然而倘若换个角度来评估,小罗好像又没那么“正常”。比如说,完全能够考上重点大学的他,却只想考个本市的“二本”,甚至扬言“只想过轻轻松松的生活”——一名高三学生怀着这样的想法,实在是违和感满满。

或许可以说,学生小罗,自始至终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具备一切成为“优秀学生”的条件,却抗拒成为这样的“优秀学生”。他敏锐地感受到了外界包括班主任的殷殷期待,却在内心深处因为此类“期待”而无所适从……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特别对于那些“好学生”来说,考个好成绩、读个好大学,简直就是天命所归。这种单向的、唯一的价值指向,很可能让作为“异类”的小罗内心无比挣扎。而这,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种子。

小罗觉得“老师太严厉了”,老师的关爱也被他视作“麻烦”。这种心理状态,其实很可以理解。尽管我们应该认可教师群体的爱岗敬业,但是也必须看到,很多时候一些老师对“好学生”的过度关心,实则都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通常的情况是,优秀学生的成绩与老师的职业回报高度捆绑,可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然了,所有的心理因素、情感剖析,都不足以构成对小罗“犯罪事实”的辩护。只不过,这样一起惨案所呈现出的前因后果,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反思:我们是不是太过执着于某种唯一的成功标准,又是不是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元化需求置若罔闻?

新闻推荐

猎捕保护动物为何屡禁不绝

福建省上杭法院15日披露,该院以犯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罗某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据悉,罗某在未办理野生动物猎捕许可手续的情况下,在上杭县蓝溪镇蓝溪村捕获一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