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被遗忘的中国报纸之父
“王紫铨太守别号天南遯叟,生平足迹曾绕地球一周,著述不下百余种,名重中西。久为格致书院山长,培植人材,卓有成就。小隐淞滨,置遯窟于怀仁里,琴书四壁,梅鹤一家。另辟别墅于西门红栏杆桥,颜曰畏人小筑。与昔渊明诗云“亦在尘埃中,人远地自褊(音同扁,意为狭小)”,襟怀洒落,古今同一致也。校文之暇,偕幼铨令孙散步沪北,评花载酒,以娱晚年,白发青衫,风流照耀。余时得桮(同杯)堤杖履,长聆清谈。拒料黄杨厄闰,夺我诗人,鲁殿灵光,一朝凋谢,特缀挽联,以志哀思。”
1897年5月26日(原报仅标阴历,是四月二十五日),《申报》广告中刊出“新安江干独钓客孙瑞镜湖甫拜撰”的《挽联联志》。发广告的孙瑞是上海名医,文中王紫铨即晚清杰出思想家王韬。
王韬曾主编《循环日报》,是我国最早自办成功的中文日报,并创“王韬体”(新闻报章政论),被林语堂赞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胡适先生曾说:“如果他(指王韬)是日本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他可能轻而易举地成为伊藤、大久保、大隈,至少也是西乡。”
王韬在时评、小说、诗词、翻译上均有成就,负“人中之龙,文中之虎”之誉,可惜晚景萧条,盛名散尽,以致卒年不详,令人唏嘘。直到学者邬国义先生发现前引史料,方抹去这一空白。
天生聪慧却是科举废才
王韬本名王利宾,字子九,一字仲衡,号兰卿、嬾(音同懒)今、紫铨、天南遯叟、蘅花馆主等,1828年生于苏州城外。
王韬的父亲王昌桂,“邃于经学,九岁尽十三经,背诵如流,有神童之誉”,以开馆授徒为业。1847年,因生计所迫,“卖身事夷”,在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开设的墨海书馆协助译事,即将传教士口译整理成文稿,因学识深厚,被西人赞为“活字典”。
王韬的三个哥哥出生不久便因痘疾去世,故他自小得父母关注,王韬“少时好学,资赋颖敏,迥异凡儿,读书数行俱下,一展卷即终生不忘”。
13岁起,王韬拜在名儒兼名医顾惺门下。顾善饮,王韬亦受影响。
1844年,16岁的王韬首次县试失败,但因“文有奇气”而“以第一入县学”,第二年他考中秀才,可19岁时乡试失败,致大病一场,梦中“遍历幻境”,自称绝意科举,要“屏弃帖括(即八股文),肆力于经史,思欲上抉圣贤之精微,下悉古今之繁变,期以读书十年,然后出而用世”。
其实,王韬并没闭门读书,而是和他父亲一样“卖身事夷”,1856年和1859年,王韬又两次参加乡试,均未成功。
给洋人打工心情郁闷
1848年,王韬去上海看望父亲,麦都思邀他加入墨海书馆,却遭拒绝。
初入十里洋场,王韬给予负面评价,即:“此邦氛浊之场,肩毂摩击,腥膻萃附,鸦雀之声,喧訇通衢,金银之气,熏灼白日。聆于耳者,异方之乐,接于目者,獶杂之形。”
1849年6月,王韬父亲病逝,正逢江南暴雨,“江村成巨浸,远近起哀音”,为了谋生,王韬只好投靠墨海书馆,一干就是13年。麦都思非常欣赏王韬。
可王韬对此却不高兴,他在日记中写道:“每日辨色以兴,竟晷而散,几于劳同负贩,贱等赁春。疏懒之性,如处狴犴。文字之间,尤为冰炭,名为秉笔,实供指挥,支离曲学,非特覆瓿餬窗,直可投之溷厕。”据王宏志钩沉,麦都思给王韬的工资是“岁入得二百金”,可王却抱怨“坐此贫困,已累岁年”。
喜欢上书惹大祸
1862年,王韬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苏福省长官刘肇钧,此信被清军截获,王韬遭通缉。他晚年自辩:“当事不察,竟论通贼,忌毁者众,百喙莫明。”但信者不多。
首先,王韬有“上书癖”,1年半不到,曾给江苏巡抚徐有壬上书十多通,月均一通;1860年7月,给上海道台吴煦上书3通,8月又是5通;自收在文集中给丁日昌的上书达10通,实际可能达50通;此外还曾上书曾国藩、李鸿章等。
其次,洪仁玕与麦都思有往来,1854年,王韬日记中写道:“晚往洪(仁玕)客斋,期读《圣经》一章。”
其三,王韬1861年去过南京,他日记中记:“英国牧师艾君迪谨招余作金陵之游,不获辞。金陵久为贼窟,丙午秋试一至,今屈指十六年矣。”有传言称王韬参加了太平天国科举,获“长毛状元”。
报纸之父曾说报纸只供喷饭
在麦都思的儿子麦华陀(时任英国驻上海领事)帮助下,王韬流亡香港。在香港,王韬眼界渐开。
1867年,理雅各(近代英国第一位著名汉学家)回国探亲,邀王韬同游,王赴欧2年,亲历法国世博会,至英国议院旁听,且受邀在牛津大学做演讲。亲历使王韬意识到:科技“利民生,裨国是,乃其荦荦大者”,而旧学问“不此之务,而反索之于支离虚诞,杳渺不可究诘之境,岂独好奇之过哉,其志亦荒矣”。
回香港后,王韬热衷报业。1873年,王韬等人集资1万两白银,购买了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次年在港创办《循环日报》。
其实早在1854年,王韬曾为《遐迩贯珍》(西洋传教士在香港办的中文报纸,麦都思曾主其事)撰稿,当时应雨耕赴英访问,记了一些见闻,应的文化程度低,麦都思请王韬修饰改作后刊发。王韬不甚在意,发表时未署名。
王韬同乡函索此报,王回应:“此糊窗覆瓿之物亦复何用?徒供喷饭耳!此邦人士,躐等而进,才知字义,已矜著述,秉笔者半属落魄商贾,饾饤未学,欲求其通,是亦难矣!”
创造出“王韬体”
《循环日报》是商业报纸,1版刊发商讯,2版和3版是新闻版,王韬模仿西方报纸的做法,开设了时评专栏。
王韬原本心态封闭,此时他已意识到:“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提出:“时至今日,泰西通商中土之局,将与地球相终始矣。至此时而犹作深闭固拒之计,是直妄人也而已,误天下苍生者必若辈也。”
王韬的议论有世界眼光,认识水平超越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层面,在任主笔的十余年间,写了上千篇时评文,因言论犀利、见识不凡,引起轰动。
除了写时评外,王韬还写了许多笔记小说,结为《遯窟谰言》《淞隐漫录》《淞滨琐话》三集,《遯窟谰言》写了30年,只是“于花晨月夕时,随意撰就,脱稿后并不加以修饰”,但篇幅小,恰好适合报纸刊载,从此开报章小说先河。
晚年王韬建“畏人小筑”,闭门谢客,70岁去世时,知道他的人似已不多。
1936年《学风》第6卷第1期《王韬考证》一文作者赵意城开篇称:“对于王韬,讲老实话,我是一向不注意的。”
(据《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每月有一次8天长假,但代价是要连续上班22天。近日,贵州省清镇市的一项工作时制改革试点广受关注。当地宣布,从11月1日起至2018年5月31日,将用半年时间,在全市9个乡镇部分岗位试行这项工作时制。(据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