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特色蔬菜产业——幸福填满“菜篮子”
周末的清晨,明媚的阳光温暖着圣城拉萨。
在拉萨生活多年的李阿姨早早起床,像往常一样,不紧不慢地来到药王山农贸市场。踏进药王山农贸市场,只见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数百个摊位上,黄瓜、西红柿、辣椒、冬瓜、豆角、茄子、空心菜等时令蔬菜应有尽有。“我孙子今天在家休息,这些蔬菜够我给他做一顿大餐了。”不一会儿工夫,李阿姨买好了所需新鲜蔬菜,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农贸市场。
近年来,西藏以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实现“两个转变”为目标(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保证卫生和安全转变,由阶段性供求平衡向建立长期稳定供给机制转变),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高原特色蔬菜产业。
蔬菜产业化 品种更多元
才旦老人今年65岁了,最近一段时间,她爱上了吃各种时令蔬菜。“过去,菜市场能买到的就只有白菜、萝卜和土豆,现在不一样了,蔬菜品种特别多,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的蔬菜现在也很常见。”才旦老人笑呵呵地说。
“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季,拉萨百姓的餐桌上也不会缺少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了。”据拉萨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虽然以前在拉萨的菜市场也能买到新鲜蔬菜,但是大部分都是从内地进的,本地蔬菜市场占有率不高。随着高效日光温室蔬菜种植面积逐步增加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及科技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蔬菜实现了“拉萨产”。现在,通过大棚和高效日光温室种植,拉萨本地生产的蔬菜市场占有率在旺季能达到85%左右,即使在蔬菜生产淡季,市场占有率也能达到60%左右,而且,越来越多的本地蔬菜打出了“无公害”招牌,受到消费者青睐。
该负责人介绍,这些年来,拉萨市着力推广蔬菜产业,建立了诸多蔬菜生产基地,极大地丰富了拉萨蔬菜品种,目前拉萨蔬菜品种达百余种。蔬菜生产基地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拉萨市蔬菜产品的供应,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蔬菜产业与粮食产业、畜牧产业一起构成拉萨市农牧经济的三大主导产业。
便民直销店 安心又省心
“这里的蔬菜品种很多,猪肉禽蛋,样样都有,既新鲜又干净,价格还比农贸市场便宜许多!”在林芝市巴宜区新城区惠民直销店里,前来买菜的张女士对直销店赞不绝口。
“我们这家直销店所售农副产品由巴宜甲日卡蔬菜生产基地、嘎玛养殖场等直接供应,以销售蔬菜、瓜果、鸡蛋、肉等商品为主,日销售蔬菜、瓜果1400多斤,销售额4000多元。”惠民直销店负责人陈万告诉笔者。
近年来,林芝市坚持把“菜篮子”工程惠民直销店建设作为拓宽蔬菜销售渠道、平抑蔬菜市场价格的重要途径。建立蔬菜生产基地与惠民直销店直接对接机制,采用“合作社+基地+直销”模式,在遵循市场价格的基础上,惠民直销店与政府扶持建立的甲日卡蔬菜生产基地签订长期蔬菜供应协议,蔬菜基地优先满足惠民直销店的采购需求,从生产环节确保了惠民直销店货源稳定。充分发挥惠民直销店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建立直销店蔬菜价格政府指导机制,要求惠民直销店在保持合理经营利润的同时,确保其蔬菜价格平均低于市场价10%至20%,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菜篮子”工程建设成果。
像林芝市这样的惠民直销店在全区已经屡见不鲜:山南市便民蔬菜直销店已经成为老百姓的“民心店”。便民蔬菜直销店里的蔬菜水果,实行统一配送,尽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了蔬菜价格,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拉萨市总投资1984万元,购置62辆惠民直销车, 按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时段”的方式运营,极大地方便了拉萨市民。
销路不用愁 菜农笑开颜
“以前,我们的蔬菜先是卖给早已预定好的蔬菜批发商,然后批发商又将蔬菜批发给拉萨市内的蔬菜批发商贩,最后才是市民从农贸市场或蔬菜零售商处购买。”拉萨市蔡公堂乡白定村菜农德吉告诉笔者,现在蔬菜由公司直接收购后,直接面向市民出售,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
“我们的西红柿、青椒等蔬菜这几天已经开始卖了,即将上市的空心菜长势也不错。除去种苗、化肥、农资成本,4个大棚一年可收入8万余元。”德吉开心地说道。
在拉萨市药王山农贸市场,蔬菜零售商陈大姐告诉笔者,随着西藏蔬菜种植基地的不断增多,本地蔬菜的供应量越来越充足,在她销售的近40种蔬菜中,本地蔬菜就占到了80%。“本地蔬菜不仅上货快,品种也增多了,比如小香瓜、奶白菜等都是新增种类。随着本地蔬菜数量、种类的增多,我们不再需要从内地大量转运了。现在,在菜市场里,大伙卖的基本都是本地蔬菜,当天买当天卖,市民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鲜又便宜的蔬菜。”陈大姐说。
王雅慧 王雨霏
新闻推荐
2017年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近日在杭州举行,备受关注的西周青铜器“兮甲盘”亮相,从1.2亿元起拍,以1.85亿元落槌,最终以2.1275亿元成交,刷新中国古董艺术品拍卖纪录,也成为西泠拍卖成立至今诞生的最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