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对“拒绝资助”的逆向思考

来宾日报 2017-07-17 06:22 大字

河北省贫困农家的男孩庞众望今年高考考了684分,通过了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庞众望的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下肢残疾,常年瘫痪在床。据庞众望母亲透露,很多企业老板和社会好心人表示要资助庞众望上学,经过商量之后他们都婉言拒绝了。(7月15日中华网)

庞众望一家拒绝社会资助,其自强自立的精神令人敬佩。然而,笔者却认为:像庞众望这样的贫困家庭,完全可以抛开顾虑,欣然接受社会各界资助,理由有三。

其一,接受资助,是不幸家庭脱离困境的一种方法。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庞众望家庭的不幸,是父母双亲都患有重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使得家庭长期陷入贫困,并非主观因素造成,实属无奈。正因为如此,社会各界才纷纷表示愿意资助他们,目的是让这个不幸的家庭尽快摆脱贫困的漩涡。事实上,全国各地许多濒临绝望的家庭就是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帮扶才重获新生。

其二,接受资助,与自强自立的处世原则并不矛盾。自古以来,人们都崇尚人穷志不穷。从“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均表明一种为人处世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坚守的底线。然而,我们必须清楚,以上观点,是建立在“敌我矛盾”和“法规制度”背景下的利益关系,这与当前社会主义大家庭环境下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有本质区别。因此,像庞众望这样的贫困家庭,接受社会的资助,绝不是那种贪图利益、有损人格尊严的可耻行为。

其三,接受资助,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要实现这个目标,条件之一就是不让一个贫困家庭掉队。我国目前实施的脱贫攻坚战略,就是要想方设法动员社会的力量参与这场战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扫清障碍。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那些凭借自身能力暂时难以脱贫的弱势群体而言,接受社会的资助,也是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贫穷是社会的伤疤,帮扶是人类的美德。因此,今天接受资助,将来回报社会——这才是“独善其身”应有的态度。□莫思委

新闻推荐

药价降 手术费升 我国公立医院正在告别“以药补医”

15日,广东的患者就医时发现处方单变了:药品价格降、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价值的项目涨价……自北京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7月15日广东770家公立医院宣布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今年,我国所有公立医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