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看 戏 毛士云

安庆晚报 2017-07-14 11:48 大字

俗话说,唱戏的不累,看戏的腰疼。

我第一次看戏,腰倒没疼,但看得一头雾水倒是真的。

那时,十一岁的我第一次跟父亲到老家省亲,当天吃过晚饭,跟着父亲和亲戚往村子中间走,初冬的冷风里有一股牛粪味,天很黑,老半天才走进村部的那间大屋。男女老少坐满了一屋子,屋顶上只有一只白炽灯,光线昏暗,但暖烘烘的。父亲在村里辈分较高,大家都跟他打招呼,我们坐在事先准备好的长条凳上,眼前的一小片空地就是“舞台”。

刚坐下,乐器声就从一块布幔后面传出来,戏开演了。

唱戏的人,都没有穿戏服,在空地上走来走去,唱的是什么,我一句没听懂,只听懂“嗯啊呀”之类的声音。我想离开,但不敢,只好硬着头皮看。父亲对我说,“这是庐剧!”

庐剧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兴趣,后来,我倒是记住了黄梅戏。

那个年代看电影都在露天,有一次看电影《天仙配》,其实,我当时并没有怎么看银幕,而是与伙伴们在人群里跑来跑去,只偶尔抬头瞅一眼。但严凤英唱的台词,我都能听懂,不仅听懂,而且好听。我觉得,严凤英不是在唱戏,是在耐心地跟人在讲话,你没办法不记住她。

长大以后才知道,京剧、越剧、豫剧、评剧和黄梅戏,是我国的五大戏曲剧种。京剧我看过多次,也知道京剧是国粹,琴声和锣鼓都非常好听,但台词中的一些字拉得相当长,唱词也听不太懂,看着看着,兴趣就不大了。

我喜欢看越剧。

自己虽然生长在黄梅戏的故乡,但感兴趣的是越剧。越剧《梁祝》我前后看了好几遍。我之所以喜欢看越剧,是因为觉得它比较柔美比较委婉比较抒情,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剧中的小生一律女扮男。据说,越剧早先也是男扮女,后来贫苦人家的女孩子学越剧,出现了女子越剧戏班,只好女扮男。我个人以为,女扮男这种性别的转换,恰好歪打正着地契合了越剧的江南韵味,使得越剧有了江南的经典美——我一直觉得,江南的本质应该是秀美。如果将“秀美”这两个字从江南的文化中剔除,我相信天下人对江南将会是另外一种看法。

今年五一期间,我到江西婺源去玩。看完了历史上属于徽文化的婺源,有人建议我们到“赣剧之乡”乐平去看看,并且说,乐平的400多个村子都有古戏台,当地人特别爱看赣剧。路程不远,我们欣然前往乐平一个有名的村子。导游兴奋地说,村里有一座距今约200年的古戏台,当年许多能工巧匠花了三年时间才建成,戏台上的浮雕、悬匾、楹联上都贴了薄薄的金箔,共30多斤。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人出钱想买下古戏台,村里人不卖;后来,收购者抬高价格,村里人还是不同意。现在看来,村里人是很有眼光的。

到达时,古戏台上正在唱戏。

看戏的人中,有村民也有游客,甚是热闹。我从戏台边经过,看到戏台正中间的上方悬挂一个金灿灿的“久看愈好”的大匾。看了一阵子戏,导游召集我们吃午饭,一见面,大家不约而同地讲着刚刚从村里学来的顺口溜,“一天不看戏,吃饭没兴趣;三天不看戏,见谁都生气;一月不看戏,做活没力气。”大家一边吃午饭,一边嬉笑。

坦率讲,给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这几句顺口溜,而是戏台上的“久看愈好”四个大字。这个题额,我想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也看似大白话,但却道出了看戏的真谛——“久看”才能“愈好”,“愈好”才会“久看”。

“久看愈好”,有深意存焉。看戏是这样,我想,人生中的很多事情恐怕也如此。

新闻推荐

央视主持人 肖晓琳病逝 曾参与筹办 《今日说法》

7月12日,有媒体爆料央视主持人肖晓琳因患癌病逝,终年55岁。记者从其同事、同学处证实了此消息,肖晓琳因直肠癌转移,两周前在美国儿子家中去世。今年2月,肖晓琳曾参加“社会与法”频道的年会,并进行了退...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看 戏 毛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