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就得来点暴力?
□唐宝民
著名教育家蒋梦麟在其自传《西潮》中,曾记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杭州光复的经过:“革命波及杭州时不曾流半滴血。新军的将领会商之后黑夜中在杭州街头布下几尊轻型火炮,结果未发一枪一弹就逼得抚台投降。新军放了把火焚烧抚台衙门,算是革命的象征,火光照得全城通红。 ”通过蒋梦麟的记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杭州的光复过程,没费一枪一弹,抚台就投降了,照理说,革命也就结束了,但是,那些新军还是把府台衙门烧了,为什么呢?就是要给革命加点暴力色彩。
杭州城的光复没放一枪一弹,绍兴城的光复过程是什么样呢?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为我们做了记述:其实,在王金发率领的光复军到达绍兴以前,绍兴已经成为无政府状态了,原来的军政部门已经自行放下武器、放弃抵抗了。为了安定民心,鲁迅等人提议组织学生到街头进行武装演讲,后来听说,王金发率领的革命军晚上就要到了,于是鲁迅等人便去接,但当天晚上并没有接到。又听说第二天晚上到,周作人写道:“于是第二天晚上再去,这回不往西郭,却往东边的偏门,人还是这一大批。黄昏以后,月亮很皎洁,正盼望间,远远的听到枪声响,以后每隔一定的时间枪声响一下。不多时看见三两只白篷船,每只,只有一个船夫摇着,然而很快的摇来。船吃水很深,可见人是装的满满的。各船都只有一扇篷开着,过一歇时候船中就有兵士举起枪来,向空中放一下。 ”这段话颇值得玩味,因为显然,王金发的军队是已经知道绍兴城中的情况了,知道不会遇到抵抗绍兴就能光复,但他们还是要向空中放枪,无非是为革命增加点儿暴力色彩而已。
辛亥革命过程中,江苏省也是兵不血刃就光复了,在光复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件非常搞笑的事,这件事对于咱们这篇文章的主题,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辛亥革命发生时,时任江苏巡抚是程德全,程德全是个脑子很机灵的官员,他一看清朝大势已去,就把自己的辫子剪掉,直接宣布江苏独立,于是,程德全就由江苏巡抚变成了江苏都督,转身成了革命派了。但是啊,独立了以后,程德全左思右想,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儿,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就是他觉得:既然革命,总得来点破坏吧,一枪都没放、一个人都没杀、一间房子都没烧,这怎么能叫革命呢?于是,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拿起了一根长棍子,三下五除二把自己家房上的两片瓦给捅了下来,瓦掉到地上以后,当时就摔碎了。这下程德全满意了,因为总算达到了破坏的目的。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革命”与“暴力”似乎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暴力是革命的一种常态……但实际上,关于“革命”的定义,并没有“暴力”的属性,近代意义上的“革命”,是指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质变。暴力绝不是革命的唯一选择,比如,发生在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没有发生任何流血冲突,因此被称为“光荣革命”。认为革命就是暴力、就得来点儿破坏,是对革命的误解。
新闻推荐
全县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暨村(社区)“会改联”工作启动
7月12日,记者从全县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暨村(社区)“会改联”工作动员会上获悉,我县将构建以乡镇妇联为核心,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女性社会组织、村(社区)妇联组织等共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