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天堑变通途 高速连民心

淮南日报 2017-07-12 12:27 大字

在贵州省中部的清水河上,一座高速公路大桥飞架于两座大山之间,将天堑变为了通途。这条高速公路就是贵瓮高速。

2015年12月31日,随着贵瓮高速通车,贵州省88个县市区全部开通了高速公路,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

从此,这片曾经层峦叠嶂的山区高原,变身成了四通八达的“平原”,而这些高速公路通联的不仅是大山与外面的世界,更是大山里各族群众的心。

众所周知,交通闭塞是贵州曾经发展乏力的重要原因。贵州境内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

蜀道难,黔道更难。

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质复杂,溶洞遍布。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大型钻机无法使用只能用最原始的人工挖孔;打桩十之八九会遇到溶洞,1000多方混凝土灌下去,瞬间就无影无踪;没有运输道路,大桥所需的“大块头”材料既无法运进来,也没地方存放;而气候条件恶劣,多雾、多雨,雨雪天气占70%……

这样的地形环境要修高速公路,为建设者们设置了高难的条件。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从2013年贵州启动“高速公路建设三年大会战”以来,贵州以攻坚的勇气、会战的态势、决胜的信心,全力破解交通瓶颈。以贵瓮高速为代表的这一批新建高速公路,完全没有被恶劣的自然环境所影响,在建设者们的创新智慧与攻坚精神之下,工程进度神速。甚至贵瓮高速的清水河大桥,在施工难度颇高的情况下都能提前完成任务。中交贵瓮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瓮公司)总工郭俊礼对记者表示:“清水河大桥施工时间比同等规模桥梁缩减了40%。”

这座被英国媒体称为“世界第二高桥”的清水河大桥,其施工时间预计至少需要4至5年,然而速度却快得不可思议——从开工到通车仅29个月,比计划工期提前了整整一年。

“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这条横挂在百米桥墩上的标语大概就是贵瓮高速建设者们高水平、快速度完成项目的秘诀。

“截至目前,清水河大桥项目设计施工共申报40多项国家专利,还有20多项正在准备申报中。”

贵瓮高速清水河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张明闪对记者表示,“为了解决运输材料的效率难题,大桥第一次采用了千米级大吨位缆索吊,这一创新工艺为大桥建设缩短了7个月左右的工期。”

“一切都以现场为核心,谁都不能拖后腿”。清水河大桥项目经理王凤存经常拿这句话为项目部员工们统一思想。而整个项目部如同一组咬合紧密、互相推动的大齿轮,材料、设备、技术、后勤各部门高速运转,最终完成了这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清水河大桥提前一年通车,在中国桥梁建设史上书写了新的高度,也创造了新的速度。

回想修路之前,清水河两岸的山头虽然直线距离不过1公里,但走起来却不容易——家住白沙乡的袁富国每次过对岸,都要先沿着羊肠小道下到谷底,然后坐上渡船过河,再从另一座山的谷底沿着另一条羊肠小道登上山头,这一程下来起码2个小时。

在清水河大桥建成后,这一程只要3分钟就够了。同时,随着贵瓮高速的通车,贵阳到瓮安的距离由之前的4个小时,缩短为1小时。清水河两岸人们的出行不再困难重重,让他们跟大山外面的世界变得更近了。

交通闭塞是贵州相当部分群众贫困的重要原因,高速路的开通,不仅给全省各县的经济、文化注入新的机遇与活力,也拉近了各县市之间、各县市与贵阳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对外交通闭塞状况,加强贫困群众与外部联系,使农产品更多地变为商品,拓宽农民增收门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贵瓮高速通车后,5分钟可上贯穿贵阳、黔南、铜仁等地的高速。毛云乡摇身一变,成了开阳的‘南大门\’,贵阳到黔南的‘桥头堡\’。”一位香港投资人表示。

贵瓮高速边的瓮安县也成了各大企业争抢的“香饽饽”。“瓮安具有磷肥的资源优势,高速通车后,我们的物流成本每吨可以减少20元”,金正大负责人说,高速通车将为金正大每年减少近6000万元成本。

目前,贵瓮高速沿线的八个乡镇都开启了新一轮经济布局,掀起新的产业发展热潮。

五年以来,我国新建成高速公路3万多公里,以13万公里的总里程稳居世界第一。这些高速公路的建成和通车方便了百姓生活、盘活了地方经济,为“一带一路”的构想、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建设者们不仅谱写出一曲曲英雄赞歌,也上演了一幕幕悲欢离合。在他们的身上,不仅能看到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也闪耀着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是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铺路人,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他们不仅把通路建在祖国大地之上,同时也建在了各族人民的心坎里!

图:清水河大桥变天堑为通途

新闻推荐

上千名党员将入万户访民情 洛阳路街道正式启动“千名党员万家情”民情大走访活动

党员们到郑州路社区居民家中走访。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晨报道本报讯6月30日上午,洛阳路街道“千名党员万家情”活动正式启动,4000余名党员将深入39000余户居民家,拿上民情日记本,记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