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谢师宴”该洗洗尘了
□孙海涛
又到一年升学时。“谢师宴”、“升学宴”总会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开席”。日前,全国多地相关部门下发通知,严禁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参与升学宴、谢师宴并借机收受财物;禁止在职教师参加谢师宴、升学宴和收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等,纯洁师生关系,维护人民教师良好形象。
尊师重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孩子升学了,三五亲朋聚会庆贺,家长设宴邀请老师,表达一种感恩的心情,极具人情味的色彩,让人无可厚非。然而近年来,原本简单平淡的“谢师宴”却开始“变味”:首先,有些谢师宴大操大办,不仅超过“谢师”限度,而且引起攀比之风,导致“打肿脸充胖子”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有些谢师宴沦为对教师在学生升学时给予“特殊照顾”的回报,“潜伏”着打点关系的可能性;更有个别谢师宴暗藏敛财之机,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公然“踩线”,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款物,或使用公款报销或者向有利害关系的单位转嫁应由个人支付的操办宴席、子女入学费用等,在实质上已使谢师宴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谢师宴”自古有之,群众基础深厚,本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因“谢师宴”产生的“附加值”值得警惕。以普通人看来,吃饭就是吃饭,感谢师恩就是感谢师恩,可有些人却打着“谢师”的幌子,私下里藏着违反“八项规定”的猫腻,给师生之情笼罩一层物质化和庸俗化的阴影。因此,在不否定和反对举办“谢师宴”的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要求党员干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头,及早遏制他们举办违规“谢师宴”的念头形成,也为少数热衷参加“谢师宴”的老师打上“预防针”,并对顶风违纪操办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的党员干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问责一起。
师恩重如山,岂是一桌“谢师宴”就能承载?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更多是一种知识文化的薪火传承。学生向老师抒发感激之情,形式可谓多种多样,未必就剩下酒席上的推杯换盏。有时候,一张贺卡、一句问候、一封书信就已足够,相信这些富有情意的表达方式,绝大多数的老师都会理解和欣慰。
新闻推荐
■张西流从7月7日开始,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持续遭遇热浪袭击。10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未来三天,华北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新疆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