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让“小苗木”长成“脱贫大树” 记贵州省岑巩县苗木“土专家”胡有木

西南商报 2017-07-12 03:21 大字

[摘要]记贵州省岑巩县苗木“土专家”胡有木

说起苗木“土专家”胡有木,在贵州省岑巩县谁不伸出大拇指?通过他培育苗木带动,使许许多多的“盐碱地”变成了“花果山”, 让“小苗木”长成了“脱贫大树”,带动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家住岑巩县思旸镇马坡村的胡有木,从小就对苗木培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一生中与苗木结缘。高中毕业后,他就随着“打工潮”到浙江打工,并进了一家苗木培育公司,在那里一干就是四年,在这四年时间里,他认真学习苗木书本知识,细心观察,不懂就问公司的专家,他掌握了苗木培育技能,从一个“门外汉”成了行家里手。

1998年,当年23岁的胡有木怀技回乡,一心想干一番事业,他发现岑巩的气候、土壤适宜苗木培育和生长,于是,他在当地一位苗木种植“土专家”的带动下,在思旸镇新兴村培育苗木20余亩,当时引进了广西柳州地区的黄桃、沙田柚等品种试种,由于市场把握不准,他们种植的苗木没有赚到钱,但在几年的苗木种植中,他积累了经验,学到不少知识。

要想苗木壮又好,基地更换少不了。这是胡有木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2008年,他与别人合伙在大有镇异溪村开辟了200亩苗木基地,培育三年苗木后,创收100余万元,还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黄桃400亩。

随后,胡有木进行了市场调查,结合国家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在县林业部门技术员的指导下,2011年,他筹集资金50余万元,在思旸镇马坡村兴建了自己的180亩苗木基地,培育思州柚、见杆李、黄桃、水蜜桃、油茶等经果林苗木和20余种绿化苗木,2012年,为加快苗木产业发展,他成立了岑巩县绿森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强苗木科学管理,并按照苗木生长周期,形成梯次培育、销售,胡有木生产的苗木通过林业部门检验符合相关标准,他获得了苗木销售竞标业主权,第二年,他的部分通过参与竞标和政府采购,实现创收200余万元。

“如果没有他的苗木基地,我们合作社就难以发展到1600多亩思州柚基地。”只要谈起胡有木的苗木,岑巩县兴发思州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吴高尧高兴地说,在胡有木思州柚苗木的保障下,他带动30余户群众集中连片建立思州柚基地1600亩,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有效地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2016年,胡有木看准岑巩县打造“马家寨—黔东大峡谷”景区难得的机遇,把苗木种植基地又搬迁到水尾镇大树林村。目前投入100余万元,流转土地120余亩新建基地,引进培育美国加州甜桃、璠桃等新品种果品苗木6个,种植黄桃、见杆李、蜜糖李、脆红李10个,发展茶花、杜鹃花等绿化苗品种10余个,各类苗木达200万株,今年底可上市销售,预计实现产值400万元以上,苗木基地履盖大树林村新屋、尖坡、郑家湾等6个组近60余贫困农户,可解决闲置贫困农户劳动力近40人就业,每天劳务创收70元。

如今,胡有木发挥旅游业的优势,在基地兴建50亩游客采摘体验园,主要种植璠桃、黄桃和脆红李等精品水果,让旅游春天赏花、秋季采果,实现双赢。同时,计划带动水尾镇大树林、马家寨等村结合旅游业发展精品水果500亩,为旅游业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保障。

在胡有木的带动和苗木保障下,目前全县发展精品水果基地6.8万亩,预计年产量12万吨,年产值达4.5亿元,让产业区2.2万余人直接受益,覆盖贫困人口近1万人。

通讯员 张能秋 文/图

新闻推荐

拥抱人工智能首个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在沪诞生

昨(11)日从上海市高级法院传来消息,“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研发成功,经过部分在办案件的试运行,初见成效。今年2月6日,孟建柱在上海调研时,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软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