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其实就在身边
□ 张贵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细品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会领悟一个小哲理,那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答案,往往就在身边。
比之于教育,这个领悟同样成立。哪里才有最好的教育?谁能让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孩子如何才能真正收获成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对教育真经的追寻,就像辛弃疾笔下的“那人”,成为许多家长的终极求索。而每到寒暑假的关键节点,这种渴求变得格外强烈,追寻的方式似乎也五花八门。
有媒体调查发现,虽然刚刚参加完闭学式走出了校门,但许多孩子的面前已有很多辅导班如约等候。他们的家长早早为其报了各种辅导班。调查中,对于“是否有计划让孩子参加暑期培训班”这一问题,54%的家长表示“有且已经报名”,28%的家长表示“有但还未报名”。一些机构为了“备战”暑期,早在一个多月前就推出了各种“报名优惠”措施,打起了宣传大战。
不只是报辅导班,有些家长还花费重金,让孩子参加各种夏令营、校园考察、文化体验等近来比较时髦的项目。
让孩子假期充充电,早学、多学一点,多一些体验、感悟,家长们这些朴素的想法不难理解,但问题是金钱的投入并不一定带来可期的回报。专业机构的老师或许学识深厚,比父母懂得多,但不一定能教好孩子。孩子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好的教育无非是孔子所谓的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在难得的亲子较长相处时段里,与其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教育,不如把孩子放在身边,从其现状出发,予以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才是值得推广的教育之道。
这是因为,只有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能根据其优点和缺点予以有效帮助。而且,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还包括情感方面的满足、价值观层面的引导、学习动力的激发。大量事实证明,有父母陪伴的教育是最美的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有父母高质量陪伴的孩子,更有安全感、幸福感,亦能萌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这方面,浙江衢州高三男生方正天是一个正面案例。据《钱江晚报》报道,小方酷爱爵士鼓,但学习成绩一般。为了支持儿子打爵士鼓,小方的爸爸方光明没少付出:儿子在家里打鼓噪声太大,引起邻居投诉,方光明挨家挨户登门道歉。为了让儿子更好练鼓,方光明在相邻小区买了个地下车库,并陪伴孩子打鼓……
父母们要明白一个道理,真不见得花费越多,对孩子越好。让假期过得有意义,父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把孩子带在身边,一起做一下人生规划,或一起旅行,或做一项课题研究,这些都能给孩子实质性的帮助。即使是和孩子在家中或到大自然中玩,也是有收获的。《人民日报》就刊文指出,没有一种“玩”毫无意义。比如“过家家”,孩子会构思社会生活事件脚本;比如用积木搭楼梯,孩子会不自觉用到递增、递减的数学方法;比如棋牌、运动类游戏,暗含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无论是哪类游戏,都是幼儿对事物的探究。
当孩子学会了玩,享受与父母一起玩的过程,教育就变得温馨而多彩。如果说这个世界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的教育,那么最适合的教育一定不是拿出不菲资金让别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陪伴孩子帮其找到学习的动力、方法,这也许才是过暑假的最好、最有意义的方式。
据中国教育报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王晓丹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日前公布了6月房地产市场成交数据,深圳6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54492元/平方米。至此,新房均价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九个月环比下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