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列车上营救患者,不能总靠向乘客求救

南国早报 2017-07-10 16:28 大字

深度思考

□江苏郭元鹏

7月7日中午,广珠城轨C7634次列车开到中山站时,一名中年男子心肌梗死晕倒,广州市人民医院医生李记华紧急为其实施心肺复苏,为患者争取到了活命的机会。据了解,患者突发疾病之后,列车通过广播向乘客求救,希望乘客里的医务人员伸出援手。恰巧李医生是这辆列车的乘客,而且他是一位熟悉心肺复苏的医生。(据《珠江晚报》7月9日报道)

这名患者是幸运的,在他出现危险的时刻,恰巧车上乘客里有一位医生,而且这位医生熟悉心肺复苏技能。但是,不是每一次营救列车上的患者都能有这样的“恰巧”。假如列车的乘客里没有医生,或者虽然有医生,但不熟悉心肺复苏技能,这名患者的生命还能不能挽回?

一些乘客在列车上就因为无法及时获得治疗而丢了生命。比如前段时间,徐州丰县县委书记在出行途中因为突发心脏病而死亡。当时车上的乘客中没有医生。

所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列车属于长途运营,不能想停就停,应该从考虑乘客安全的角度,像打造列车警察队伍一样,打造一支列车医生队伍。这个队伍不一定非要医疗专家,但是最起码要能够处理紧急情况。比如,要能够处理类似于高血压、心脏病、昏厥疾病的能力,为营救争取时间。

列车可设立简易医疗服务室。一方面,这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如今老人等群体出行的频率高了起来,而老人中有不少心脏病等紧急疾病患者。另一方面,这也能体现出列车公共服务的提升。

建议铁路主管部门能够和卫生部门进行协商,让流动的列车上也能有“流动的医院”,让随车医生成为列车的基本配置。

新闻推荐

让改革促成农村生产力的不断解放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 董建国

15年前,福建省武平县总结捷文村等改革试点做法,率先启动集体林地林木产权改革,突破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上山”限制,激发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解放了林业生产力,为全国集体林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