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可想试试姜太公直钩钓鱼

半岛都市报 2017-07-10 12:45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宋总业

俗话说“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是姜太公为了引起周文王的注意,采用了别出心裁的垂钓方式,他常坐在溪边的一块巨石上,悬三尺无饵直钩于水面上,并说:“负命者上钩来!”最终被文王拜相封侯。显然,姜子牙钓的不是鱼虾,他是在钓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正所谓:“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钓虾与鱼,只钓王与侯。”姜子牙让垂钓成就了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神话,也让几千年来的闲士钓叟所津津乐道。今天咱就从这太公垂钓说开来……

钓鱼第一达人帝舜

垂钓是一项非常古老的休闲活动,在我国可谓是源远流长。考古发现,在各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有骨质渔钩出土。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钓鱼除作为谋生手段之外,逐渐成了既为获鱼亦为娱乐的活动。

我国第一个有名气的钓鱼达人并不是人们熟知的姜太公,而是帝舜。身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到历山勤耕苦作之余,也常到雷泽捕鱼。舜说:“用弯钩,钩住鱼嘴;用圆网,网住鱼体,鱼想逃逃不了,有命无命都得死,太残忍了。”他劝大家用直钩钓鱼,用破网网鱼,鱼想逃可逃,“有命者可不死,无命者自愿来”。《史记》中说,舜雷泽捕鱼,把好的湖岸让给别人,从来不和渔人争畔。用渔网捕鱼多了也让给渔民。所以,众族渔民很尊敬舜。

驾八骏出巡的穆天子,是继舜之后第二个有名的钓鱼人。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在东征途中,常在水边垂钓。在西征时,有一次他在黄河边上一边钓鱼,一边观看河边参天的古木。周穆王时期,坐拥四方诸侯朝贡无数,富甲天下的周天子在黄河之畔垂钓,已不是如同帝舜那样为获取食物,而纯粹是消遣娱乐了。

但也有人与姜太公的“钓人不钓鱼”不同。汉代有位严子陵,少年时是刘秀的同学。刘秀复兴汉室称帝后,召严子陵到京师任职。严子陵不愿为官,不吞荣华富贵之钩,而隐居富春山,以耕田、钓鱼自食其力。《东观汉记》载:“光武帝与子陵友旧,及登位望之,陵隐于孤亭山垂钓为业。访得之,子陵不受封。”至今,浙江桐庐县城西的富春山还有严子陵钓鱼台遗址。

此外,历史上还有不少帝王喜欢钓鱼,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他虽贵为皇帝,但脾气怪戾,一旦无鱼上钩,就气得脱掉衣帽,愤愤骂人,于是皇后马娘娘背后揶揄其“有鱼则王,无鱼则民”。当了皇帝仍乐于钓鱼之中,而且热切盼望鱼儿上钩,以尽钓兴,可见朱元璋喜欢钓鱼到什么程度。但显然朱皇帝的垂钓目的只在求乐趣而已,并不在于得鱼吃鱼。

先秦女子也爱垂钓

跟钓鱼相关的诗,让人最为熟悉、能出口成诵的大概就是《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通过这首诗创造了一个十分空灵与孤寂的意境,很容易让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而要说到最早与钓鱼相关的诗,还得上溯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中与钓鱼相关的诗一共有三首,分别是《召南·何彼秾矣》《卫风·竹竿》和《小雅·采绿》。《何彼秾矣》中,与钓鱼相关的两句:“其钓维何?维丝伊缗。”让我们得知,在古代钓鱼所用的渔线是用蚕丝捻成。《竹竿》中与钓鱼相关的同样有两句:“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大意是:钓鱼竹竿长又尖,用来垂钓淇水边。由此可知古代钓鱼多选用竹竿。而且,这首诗还告诉我们,在古代,女性之中也不乏钓鱼爱好者,因为这首诗反映的是一位女子因看到钓竿,因此不禁想起昔日在家乡水边钓鱼的情景,从而引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情愫。最后《采绿》一诗中咏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意思是:这个人去钓鱼,我来为他绑渔线。他钓的是啥鱼?诗的后一句告诉我们——钓的是鲂鱼和鲢鱼。

此后,历代文人骚客以钓鱼为清高雅好,垂纶之诗,投竿之文,不绝如缕。宋玉有《钓赋》,“以贤圣对竿,道德为纶,仁义为钓,禄利为饵,四海为池,万民为鱼。”微言讽谏。诗仙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把对垂钓的感受融注于诗歌之中,与后人分享他的快乐。北宋文学家苏轼也爱钓鱼,他写诗咏道:“湖上移鱼子,初生人不畏。自从识钓饵,欲见更无烟。”一派悠然自得。清代诗人马朴臣作诗道:“不争鱼得失,只爱傍桃花”。正所谓“垂钓乐,岂在得肥鲜”。若论对钓鱼的追求,还是唐代诗人参岑的《渔父》诗说得好:“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渔父泛舟于清波间,钓的是像水一样恬静的高尚情趣,而不是为了获鱼。

古往今来,无数钓鱼爱好者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走向河边、湖畔,享受生机盎然的野外生活情趣,领略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深谷的清风吹走了城市的喧嚣,钓竿的颤动带给老人以童子般的欢乐,只要一竿在手,性情暴躁的小伙子也会“静如处子”……此中乐趣实在无法再用语言来描述。

■揭秘

直钩钓鱼并非传说

宋代哲学家邵雍在其《渔樵问答》中,曾对渔具作了详细讲述:“竿也,纶也,浮也,沉也,钩也,饵也。一不具,则鱼不可得。”他所说的“钓者六物”,至今仍是基本钓具。但从渔猎时代开始至今,钓鱼所需钓具材质却有着很大的变化,渔钩从最开始的骨制渔钩,到后来的青铜渔钩,再到铁制的渔钩、钢质渔钩,直到当下的高碳钢钩、钛合金钩等,钓线也从最开始的树皮纤维、兽皮条,到棉麻线、蚕丝线,然后是如今的锦纶线、大力马线等。

在钓技钓法方面,古代渔者创造了很多种或是独特,或是民族的传统钓法,这些钓法钓技则成为我国现代钓法最为雄厚的基础。在历史悠久的传统钓法中,被应用的最为广泛的钓法有朝天钩钓法、睡钩钓法、立钩钓法、张钩钓法、延绳钩钓法、绷钩钓法、竹卡钓法、轮车竿钓法等。不但在淡水水域中为众多钓友所使用,还被钓友用在海钓之中,例如远洋渔船在南太平洋捕捞金枪鱼,所使用的钓技就是现代化之后的延绳钩钓,延绳钩钓还被一些钓友用来钓底栖石斑鱼。

而传统的“绷钩”钓法,相传正是姜太公吕尚发明的,传说中的直钩钓鱼,说的就是它。将渔线系在绣花针中间,针尖朝上,蚯蚓从针孔的一头穿过,穿蚯蚓要盖过针尖。碰到刚好大小的鱼一口吞下后,挣脱时针尖会扎到鱼嘴,此时针呈水平状态横在鱼嘴里不会倒翻。据说直钩钓黄鳝的成功率在80%,钓其他鱼10%都不到,民间真正应用直钩钓法不是钓鱼,而是钓鳖,据说成功率几乎100%。

同时,古人对于钓鱼季节、天气的选择以及钓鱼技巧的运用等方面,也颇有经验。我们把春、秋季视为钓鱼的“黄金季节”,这在古籍里也早有描述,如张志和《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指的就是在春季钓鱼的情况;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便道出了秋季正是钓鱼好时节。此外,古人对于线与水色相配的重要性也有所研究,唐朝诗人方干在其《赠江上老人》诗中提到:“潭底锦鳞多识钓,未设香饵即先知。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兰染钓丝。”

明代周臣《渔乐图卷》(局部)

新闻推荐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纪念币发行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7年7月6日发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银质纪念币1枚。该枚银质纪念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据公告显示,该枚银质纪念币正面图案为环青海湖国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