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一叶丹枫能知秋——序朱丹枫文论集《心耘书香》

华西都市报 2017-04-23 06:09 大字

——序朱丹枫文论集《心耘书香》

□梁平

记住朱丹枫的名字,应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末。那时他还是朝气蓬勃的文学青年,在成都,谋职于文物系统。我还不老,在重庆,主编文化局主办的《重庆文化报》。那份报纸虽然是内刊,但是有经费、有固定刊期、有几个专职记者、编辑,除了一二版刊发文化新闻外,三四版都是文学作品,包括了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和杂谈,在成渝两地乃至省外颇有些影响。在这张报纸上,朱丹枫的散文随笔和杂谈挣了不少散碎银子。这期间,成渝两城同属一个省,应该交往甚多,却不知什么原因,我和他一直未曾谋面,只是编辑与作者之间,有几次简短书信。年轻的朱丹枫在他日渐丰满的文字里,给我留下了机智与老到、敏感和尖锐的深刻印象。

从青年丹枫开始,他写散文随笔,写杂谈与时评、写文学评论,三十余年不曾搁笔,已经不事声张地出版了《戏剧的现代思考》《微言碎语》《山川回望》《理论品格——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文化的诉求——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文化建设》等个人著作5部。如果不是繁杂的工作事务,像我们这样被称之为半职业作家的,很多人都没有他这样的勤奋和高产。他把为人处世的低调,带到了文学艺术这个场域的笔耕,不做宣传、不开研讨会,却能每每让自己的文字精准抵达,或美的发现,或力透纸背。现在一些官员也在作文、写字,但大多附庸风雅,不敢恭维。而丹枫的写作,之所以能够远离功利和职场表情,得益于他几十年对文学艺术的钟爱,不忘初心。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写作保持了和其他写作者一样的心态,而不是职业身份,职业身份带给他的是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的思考,这样的视野和思考作用于他的作品,就有了旁人所不及的重量。

我和丹枫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交往已有30余年,尤其在成都,我知道很多作家、艺术家都成为他很好的朋友,这种朋友的结交是一种平等的结交,靠的是作品的交流和文学艺术见解的交流,这是丹枫自己建树起来的平等。我一直觉得,某种职务要刻意去跟职务管理内的“人物”交朋友是很可疑的,他最大的可疑之处在于,不是顺其自然,不是真正用心、用情,而是高高在上:我要和你交朋友。我以为这样的结交靠不住,绝大部分一旦职务变更,朋友就渐行渐远,甚至形同陌路。当然,这也包括某些不靠谱的“人物”,结交的时候看的是某种职务、某种“可用之处”,如果这些有了调整、变更,就很快躲闪、淡出、屏蔽,甚至立马换一副面孔,比川剧的变脸还要神速。30年岁月流逝,我和丹枫共同经历和见证了凡此种种,看过春风得意,看过雨打芭蕉,过眼一抹云烟。我们彼此都格外珍惜这时光打磨的30年,喜怒哀乐一律打包珍藏。这些年来,各种朋友聚会,一个眼神,可以会心一笑,一笑了之;二人对饮,可以打开瓶盖对半,计较点滴。同在一个城市,关于天气、关于脸谱,关于文学与艺术,我们无话不说,畅快淋漓,因为我们不仅是朋友,而且是兄弟。

现在我案头上这本《心耘书香》,是丹枫即将付梓的文论新著,洋洋洒洒近15万字,几乎包罗了整个文学艺术各门类,戏剧、美术、摄影、音乐、杂技、影视、图书以及文学作品里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等。由于近来成都高烧不退,我汗流浃背断断续续花了一月时间读完,时有清凉扑面。掩卷之余,感慨良久,我对我熟悉的、不熟悉的那些文学艺术领域的成果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值了。

“从前,喜好历史,梦想作为一番。今生阴差阳错,没有成为‘埋首故纸\’的考古者,却入了文艺——这个让人羡慕又令人发怵的领域,还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个说三道四、评头论足的‘食客\’。那时,一月一篇,继而半月一篇,甚至数篇,未曾想到,这一发而不可收拾。”这是丹枫在《心耘书香》里一篇小随笔的自述,稍微细心,就能够从他漫不经心的文字叙述里,读出夜半的孤灯,节假日伏案的清寂。像我等这种“散眼子”,读到此处,心生惭愧和敬仰。

我非常惊异丹枫文论涉及领域的宽泛以及他进入的深度,这些文章长有数千字,短可几百,但笔力所及,皆能留下精彩可圈可点。论及杂技的《期待东方艺术明珠的璀璨勃发》,论及著名美学家王世德的《艺臻通达,创新不竭》,论及川剧的《温故而知新》,以及《关于文化的诉求》等,那种提供给读者陌生的新鲜可谓精心、精道。论及马识途、阿来、包川的小说,论及李致、江兰、竖琴、宓月的散文,论及徐棻、加力的戏剧,论及打工群体的生命诗歌,论及桂全智、贾宗强的摄影,论及周华君、任光荣、刘拥、王梦雪的画作等等,旁征博引,行云流水,字里行间激情流淌的是极具个性的真知灼见。

在我看来,一卷《心耘 书香》,是丹枫着眼于小,置身于小,在一个巴掌大的方寸地,潜心钻研、精于深耕,挖掘出一个新鲜、新奇的、比天还大的矿藏。相对于大千世界,文学艺术固然是小,但是门类繁多,高深莫测,不少人身在其中,自以为是,自鸣得意,而不得要领。值得欣喜的是,在这个领域,丹枫30余年来“深扎”,创作与批评已多有著述,作为“厨师”,他创作的散文、随笔为我们奉献了众多“美食佳肴”;作为“食客”,他能够一盘一碟的品尝,在文学艺术大餐里挑食,让我们获得美味的享受和全新的认知。

是为序。2016.8.30于成都

《心耘书香》作者:朱丹枫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新闻推荐

摆正意见箱位置先要摆正公仆位置

新华社记者白靖利字强随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走红,全国多地“丁义珍”式窗口被陆续曝光。继郑州市社保局、株洲火车站派出所后,云南省彝良县旅游局又曝出两米高的意见箱。“高高在上”的意见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