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邂逅大师的心灵
□周烨
《南渡北归》是作家岳南创作的一部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全书170余万字,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看完之后叩击心门的地方实在太多,书的内容也像是深入进了自己的灵魂。
首先,印象最深的几个人.第一当是傅斯年。他,名门之后,性情豪爽、明辨是非,有大智慧、大气概,绝不迂腐,说话办事大有气吞山河之势,胡适评之“人间最稀有的天才”。他参加过“五四运动”,后赴欧留学,归国后一直是中国文人的领袖。在动乱年代,他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人,也挽救了大批的中国文化,特别是殷墟甲骨文化。抗战期间,他以国民参政议员身份赶走两位行政院长,对汉奸周作人深恶痛绝,坚决要求法办。他去逝的前一夜,还在赶写稿子,想挣点稿费换身西装,看到他终其所言“归骨于田横之岛”时,怎能不令人扼腕长叹、唏嘘不已。第二个当是陈寅恪。他一出场就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占据了中国文化的最高端,他对中国历史熟稔、诗词精通,曾求学于美、德,精通八国语言,可谓中西贯通,在当时的确是“塔尖”式的人物,以至年少成名,虽并没有学历,仍被清华聘为导师,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时年36岁。但是,时事变迁、好景不长,自从卢沟桥事变之后,他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虽笔耕不绰,但终究是一悲剧式的人物。第三个是郭沫若。对他不是敬佩,而是思考,一个文人政客,有功绩、有投机,我们熟悉的人物,也有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避难日本期间曾向史语所借甲骨以作研究,傅斯年出于对流亡文人的鼓励,慷慨借给了他,但同时声明这些甲骨还未作研究,不可以就此发表文章,可不久郭就发表了研究甲骨文的著述,大量引用了史语所的甲骨素材,令傅斯年震怒,以至有了“井蝇”情节,从此甲骨概不外借。虽然,郭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不全仗于此,其成果也被世人认可,后称“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之一,但这段历史当是不争的事实。另外,网络也有其生活作风方面的文章,后人对其自是褒贬不一。第四个当是林徽因。年轻时的林徽因,可谓风华绝代、朝气蓬勃,与梁思成结婚后,“太太的客厅”一度吸呐了众多文人骚客,大家在一起品酒饮茶、共论时事、畅叙友情,真是人间一乐事。林徽因无疑是充满魅力的,众所周知的徐志摩对她的疯狂追求和金岳霖对她的一生痴情,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我常想,这些事、这些感情是怎样一回事,它甚至有悖于常理下的爱情和亲情,但是为什么又让我们感动和回味,我想那肯定就是人性的光辉或者善良人性的本质。
其次,是那些感人的故事。说故事还要从人物说起,著名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他年轻时参加过杜聿明的远征军,后来从教。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与妻子同时下放河北改造,两个村庄相距十几里路,但彼此不通消息,非常挂念。有一次一个风雪的日子,五十几岁的穆旦借机向妻子的村庄跑去,跑了两个多小时,终于与分别多时的妻子见了一面。看着受尽折磨的妻子,穆旦眼含热泪对妻子说“是我害了你”,妻子说,“我也是特务,应该受到惩罚”,穆旦给妻子放下一小包花生米和几粒糖果后,就一路小跑往回赶。当然,等待他的是一次更严厉的批斗和审查……相见的一幕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我能感受大师当时的无奈与奋争。
时事造英雄。为什么在抗战前后,中国出现了那么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那么集中?我想关键是当时的环境激发了他们、造就了他们,他们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自觉担当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不进则退、不生则死,没有选择,只有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那一刻被唤醒,中国人的力量在那一刻被凝聚。
观一批大师,大多是名门之后,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然后出国,后回归报效国家。他们许多人之间都有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这种现象在当时贫困落后的中国是有普遍性的。有人说“三代出贵族”,也有人说“富不过三代”,凡事都有两面性,但是无可辩驳的是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大师是很难形成的。
在历史的长河里,还有很多像书中大师一样的人们,他们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但不会被我们遗忘,而是越发显露出他们的光茫,他们的精神会透过乌云、穿越历史,照耀今天、启迪未来。
新闻推荐
改的,不仅仅是价格 ——甘肃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渐次开花”
改的,不仅仅是价格——甘肃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渐次开花”本报记者宋振峰甘肃,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一方面饱受缺水之痛,另一方面用水结构却很不合理。甘肃农业灌溉用水占全省总水量的80%,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