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吨“大块头”转过四道弯
□新华社记者 梅常伟 曾涛 王楠楠
4月17日清晨6时许,当高达76.5米的五级钢结构门缓缓开启,阳光伴着海风涌进来,成为欢送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出征的第一波访客。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橙色的活动发射平台上,长征七号遥二火箭静静矗立,乳白色箭体孔武有力,鲜红国旗图案引人注目。
五级打开、四级打开、三级打开……随着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完全敞开怀抱,天舟一号和长征七号,这对首次搭档的中国航天新锐,即将踏上前往发射塔架的征途。
“出发!”指挥员一声令下,驱动控制机构操作手王少博摁下按钮,总重近1800吨的平台稳稳起步,沿着轨道向室外慢慢移动。平台四周,观察员、警戒员小心翼翼地跟随着,时刻准备处置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每分钟4米,这是平台驶出厂房时的速度。这个速度不快,但时刻牵动着现场所有人的心。
“万人一杆枪”的航天事业,每一枚火箭、每一艘飞船,都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呕心沥血的宝贵结晶。
平台完全沐浴在晨光中的那一刻,人群沸腾了,来自货运飞船系统、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的工作人员不停地挥动手中的国旗,把内心的紧张与兴奋融化成一阵阵红色的浪潮。
2016年6月,同样是在这里,人们簇拥着长征七号首次远征,见证了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成功飞向太空。近一年来,王少博和同事们反复训练了几十次,驱动平台时更稳、更准,也更安全。
平台平稳前行,不久便驶入第一个弯道。
每分钟15米,这是平台在弯道上行驶的速度。这个速度不快,但紧紧跟随着绿色发展的时代步伐。
长征七号的垂直转运轨道长约2700米,共有4个这样的弯道——这是为了节省占地面积,最大程度保护热带原生椰林和湿地,放弃单独直线铺轨方案,让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共用一段转运轨道的结果。
轨道右侧不远处,一汪淡蓝色的水塘澄澈见底,映着绿草白云,荡起海韵椰风。
但这美景,发射台指挥员王杰是无暇欣赏的,他全神贯注地听着对讲机中的声音,不时发出口令,调整轮组运行速度。轨道宽度足有20米,如果内弯轮组与外弯轮组的速度不匹配,就会导致平台被卡滞在轨道上。
第一个弯道平稳通过,第二个弯道同样顺利。紧接着,是一段笔直的铁轨。轨道两侧,新栽的椰树正在抽出新叶,成片的龙血树郁郁葱葱。许多人拿出相机,与平台和火箭留下历史性的合影留念。
每分钟25米,这是平台驶入直道后的速度。这个速度不快,但见证着文昌发射场建成以来的快速成长。
不远处,执行完长征五号首飞任务的一号发
射塔架重整戎装,严阵等待下次发射任务的到来。从长征七号到长征五号再到天舟一号,发射场日趋成熟,中国航天愈加强大。
数十名来自飞船、火箭总体设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分列两队,缓步跟在平台身后,蓝色的制服与白色的箭体,辉映着蓝天白云,幻化成一首关于梦想和星辰大海的诗——那是中国航天人永恒的征途。
第四个弯道的怀抱处,曾是一片鱼塘,当地村民修建的房屋、凉亭至今仍在。一阵海风轻轻拂过,火箭的倒影摇曳生姿,与映在水面的老屋旧亭相衬成趣。
过去与未来,就这样融为一体。徐徐转过弯道,平台开始减速。
每分钟4米,这是平台靠近发射塔架的速度。这个速度不快,但凝聚着14亿中国人的新期待。
天舟一号,这艘以空间物资输送为使命的飞船,将与神舟飞船一起,成为未来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左膀右臂。
新闻推荐
◆岁月如歌◆邓丽君的一首《小城故事多》在海峡两岸传唱不衰,我将歌名改为《小镇故事多》来形容我的家乡——汉源九襄古镇。自解放初期我懂事起,常听街头巷尾大人们对一件事议论纷纷:解放前,美国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