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为民请命牧民事 李化楠 受到皇帝嘉奖的“第一循良”

德阳晚报 2017-04-17 15:16 大字

复建的醒园中的李化楠塑像

李化楠督造的奎星阁至今仍矗立罗江街头

罗江李氏“一门四进士、兄弟三翰林”,按长幼序,依次为李化楠、李调元、李鼎元、李骥元。李化楠系李调元之父,李鼎元、李骥元系李化楠之侄。长年以来,人们对有着“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的李调元推崇备至,其父李化楠却鲜有人知。事实上,常年在江南一带做官的李化楠,终生致力于兴学办教、淳化民风,被誉为“浙江第一循良”,受到皇帝“强项令”的嘉奖。他“为民请命牧民事”的理念和做法,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人物简介:

李化楠(1713—1769),字廷节,号石亭,四川罗江人,李调元之父。乾隆六年(1741年)中举,乾隆七年(1742年)连捷进士。乾隆十八年(1753年)任浙江余姚县令。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调任秀水知县,嗣权平湖。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后历任涿州知州、宣化府知府、顺天府北路同知。任上颇有政声,被誉为“浙江第一循良(优秀的官吏)”,官顺天时乾隆帝嘉其为“强项令”(意指为官刚直不阿)。著有《醒园录》二卷,《石亭诗集》十卷,《石亭文集》六卷。

严谨家风诗书继世忠厚传家

李化楠自小家教极严,其父李文彩嗜读书,家贫兼耕,李化楠幼时,祖母去世,父亲李文彩将房屋让与长兄,只取薄地数亩,另筑茅屋居住。耕作之余,李文彩庭训儿女极严,每日课读不辍。勤奋好学的李化楠即使跟着父亲到地里干活也总是带着书本,小憩时便高声诵读。

乾隆五年(1740年),李化楠被德阳、罗江二县联合选为贡生;乾隆六年(1741年)秋乡试中举,次年春进京会试得中进士,被擢选为咸安宫教习。因未能被选拔为地方官,无法一展抱负,加之深感皇室子弟难教,遂辞官返乡。回到罗江后,李化楠一面受邀参与《罗江县志》的编撰,一面受聘在东街学堂讲学,并亲自给长子李调元上课。乾隆十六年(1751年),李化楠赴浙江上任,临行之时,将昔日所作《游鹡鸰寺》诗送给了长子李调元,叮嘱他住在鹡鸰寺中潜心学习。李调元先后三次寓居鹡鸰寺吟书亭苦读,后来成为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离不开父亲李化楠的影响。

在如今调元镇复建的醒园厅堂内,可以看见一块题为“李氏家规碑”的石碑,从这块保存较为完整的石碑,可以略窥李氏祖辈的金玉良言、谆谆教诲。石碑上的李家家规一共是28条。

为官一方百姓称颂“两月见青天”

乾隆十八年(1753年),李化楠被任命为浙江余姚知县。当时的余姚,海堤失修海潮为患,加之赋税沉重、盗贼出没,老百姓大多流离失所。李化楠到任后,面对民生疾苦,立誓“为民请命牧民事”。

访民问情之后,李化楠认为当务之急在于“重教化淳民风”。他创建了“枉生所”,收容流浪及犯有小错的百姓,“捐俸给食,择手艺教其谋生的技艺”,然后自助其钱粮,让其自谋生路。对巨盗猾贼,则每每亲自微服察访,曾在三日之内,将横行当地多年一伙惯偷绳之以法。惊叹之余,当地官吏、百姓无不褒奖有加。

除贼惩恶的同时,李化楠也在当地大兴教育,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兴建起姚江书院,并亲立《学规》。不仅请来当地的名士大家讲学,自己还坚持每个月到书院为学子们讲两次课。

在余姚任上,李化楠亲自督工修复了海塘堤坝二百四十余里、护塘田一十三万一千一百三十二亩。同时撤裁徇私恶吏四十一人,重新丈量田土,建桥梁、开渡口、劝农桑。短短三年时间,便令余姚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全面振兴,深得拥戴。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李化楠调任秀水知县。次年,平湖县令因在任七年却政务荒怠、民不聊生被罢,李化楠兼管平湖。期间,李化楠建“自新所”,采取当年在余姚的做法,对犯错百姓进行教化并教其谋生技艺。在兼管平湖两个月里,李化楠坚持“眼到、心到、身到”,每日从黎明忙至三更,三千多桩积压的公务、刑案很快妥善处置完结,当地百姓纷纷称颂“七年如云烟,两月见青天”。

回到罗江捐资办学督建奎星阁

因李化楠“承办一切差务俱尽心竭力,不辞劳瘁”,时任两浙巡抚杨廷璋称赞他为“天下第一循良”,并保举其升任知府。但由于父亲突然亡故,来不及进京面圣,李化楠便匆匆离职回乡为其父丁忧。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李化楠调任天津北路同知,赴任途中其母亡故,李化楠再次卸任回乡丁忧。

也就在这一年,李调元中进士、入翰林,李氏父子金榜接踵,刚刚莅任罗江县令的杨周冕兴奋不已。1766年,杨周冕在县城南街建奎星阁,希望培文运,励后学,请在家丁忧的李化楠主持建造事务。李化楠欣然受命,从设计、选址到施工无不亲力亲为。

李化楠督造的奎星阁至今仍矗立罗江街头,五层楼阁的底层,大书罗江历代进士、举人名录;二层塑奎星像,画栋雕梁,雄伟壮观,凝重典雅,祈求“天开文运”。嗣后,李鼎元、李骥元兄弟二人又先后高中进士、入翰林,是时罗江文风蔚起,人才辈出,李氏“一门四进士,兄弟三翰林”成千古佳话。

期间,李化楠还与杨周冕等,自掏腰包购买了一院民房,亲自督造,改建成纹江书院,购置学田,聘请名师,为人所称道。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李化楠调任顺天府(北京)北路同知,因鞠躬尽瘁、为官清廉、刚直不阿,被乾隆皇帝嘉奖为“强项令”。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面对当时官场的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李化楠仍颇感无能为力。就在被乾隆帝嘉封为“强项令”的当年,李化楠在查办密云县令任宝坊徇私枉法、敲诈勒索时,受到河北省臬司、保定知府、冀州知州等任宝坊儿女亲家的百般阻扰。李化楠据理力争,不仅依然无果,自己还被调派去蓟县勘察盘山庙修建工程。

是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回到保定的李化楠因过度劳累致痰疾重发,加之恶恨任宝坊之贪婪,臬司、知府、知州之袒护、讽辱,积郁缠身,遂以佩刀自戕身受重伤。同年除夕,不治身亡,享年57岁。噩耗传来,闻者无不落泪,哀悼其“可怜身为勤民死,鸿雪仙踪杳莫寻”。而家乡后人更是为其建祠塑像,岁时祭祀。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嵘 刘春梅

赖安海:李化楠于乡为绵竹名儒、罗江第一乡贤;于官勤于治理,政声卓著,誉为“循良”、“强项令”。其重教化,淳民风,筑醒园及奎星阁,兴学办教为地方培养了诸多才俊。又遍访民间,编撰《醒园录》,为川菜振兴及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他“为民请命牧民事”的理念和做法,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学者谈名人

学者简介赖安海,1954年生,四川罗江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罗江创作基地副主任,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李调元研究专委会主任。著有《李调元编年事辑》、《李调元文化研究述论》、《李调元研究文论集》等多部专著。

新闻推荐

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完成首次跑道高速滑行测试

4月16日,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4号跑道进行首次高速滑行测试。当日,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4号跑道进行了首次高速滑行测试,测试顺利,跑道高滑测试是大飞机首飞前的最后一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