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玛曲的黄河

民族日报 2017-03-24 00:00 大字
 

提起黄河,世人十之八九皆谓之排山倒海、桀骜不驯。1200多年前的李白,就曾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的喟叹。当代诗人余亚飞,也形象地刻画了“黄河浩荡贯长虹,浪泻涛奔气势雄;石障山屏难阻挡,千回百转总流东。”的豪壮气势。最令人广知的,还是那首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当然,诗人们借助黄河抒发的是情感,展示的是胸怀,表达的是一种锐不可当的精神气魄,但现实中黄河的汹涌险急,却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仅3472千米的上游河段,落差超过1200米。从青海龙羊峡到宁夏青铜峡段,就有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刘家峡、八盘峡、青铜峡等20多个峡谷。高峡深谷,两岸峭壁千仞、悬崖百丈,其险峻令石羊怯步,岩蛇畏途,狭窄陡急的河道里水流湍急,惊涛拍岸,声闻数十里。 

然而,到了河曲之地的玛曲,黄河就不是黄河了。 

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一路走来,流经青海、四川,进入甘肃的玛曲,便在这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回转成180度的大慢湾,把神秘美丽的玛曲拥涵在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湾”的怀抱里,绘成了“黄河首曲”这草原上一幕举世无双的秀丽风景。 

“玛曲”一词,就是藏语中的“黄河”。说来说去,这里的黄河也还是黄河,只是此黄河非彼黄河也,与其下游“汹涌险急”的性格迥然不同,不过是另一种仪态和气质的黄河罢了。 

站在玛曲黄河大桥的桥头极目远眺,青山叠嶂,绿草茵茵,苍茫间,银光粼粼的大河,从蓝天白云和青山绿草的接缝中生出,浸润在草原的毫发中,从容而来,逶迤而去。宽阔平缓的河水似驻还流,一任舒缓从容地在草原的绿茵里,左一个右一个地甩出优雅的大弧度身段。没有一处是憋屈的闷怨,没有一处是压抑的奔突,没有一处是乖戾的暴怒,没有一处是鲁莽的冲撞,没有一处是狂躁的咆哮,也没有一处是孤傲的张扬。就这样,他静静地来,默默地去;悠悠地来,缓缓地去…… 

一片土地上的造物应该都是和谐的。玛曲的水性是这样的,玛曲的山性何尝不是如此?! 

山虽然不算太低,但大都是圆浑的曲线,无论是过度交替,还是远近层叠,都是自然曼妙的衔接和照应,除了修路的残痕,再也看不到踅折和突兀,也很难见识到险峻和逼仄。

湛蓝深邃的天,透透得、纯洁得好像是毫无瑕疵的古波斯蓝玻璃;团团朵朵的白云活像悬浮在低空的棉花,摩挲在朦胧氤氲的山顶上;藏牦牛、河曲马、欧拉羊,一粒粒粘在草原上,俨然落在盘上的黑白围棋子,不知不觉中变换着自己的位置,安静悠然地享用着这片土地上肥美的青草。 

喝这样的水、爬这样的山、看这样的景,浸润在其中,被这样的山水灵性养育出的人照样有着和山水一样的灵性。 

山坡上、溪水边、公路旁,总会发现有一大一小的黑白毡房,静静地独自扎站在那里。他们远离喧嚣的市井,过着一家一户清净而简单的游牧生活,却那样的安然自在,并不觉得苦闷孤寂。这使我想起一段网络上的话,说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若他们走进不了你内心,就只会把你生命搅扰得拥挤不堪。孤单,并非身边没有朋友,只是心里无人做伴。都市里遍地是热闹而孤寂的灵魂,来来往往的行人,不过是命中的游客,越热闹越冷清。那些的确是感受深刻的见解。 

据说深色的大毡房,是父母的住处和一家人白昼起居的地方;白色的小毡房,可是成年少女的闺密之所。这里是追慕女孩的男子在暮色中勃发爱情的圣地,也是试播种子是否生根发芽结果的处女地。 

清晨,炊烟从毡房顶冉冉升起,在晨曦中袅袅娜娜,男人懒洋洋站在草地上吮吸清新的空气,或者侍弄自己心爱的摩托;女人们却忙着在牦牛肚子底下有节奏地双手交替捋奶,或者沉浸在牛粪燃烧的温馨气味中,为家人熬制香浓的酥油奶茶和青稞糌粑。 

迎着清晨的一缕阳光,牛羊便在草地上流淌成一片白云。放牧的小伙子或者姑娘,会坐在一个合适的位置,静观天地两极的云卷云舒。偶尔,也会有年轻的小伙和姑娘在草地上追逐嬉戏,就像两只求偶的彩蝶,当两点合成一处的时候,只见烂漫的绒草中滚动着一团簇锦。如果与陌生人相对,他(她)们只是用天真无邪的目光看着你,不言语,不掩饰,不做作,不激动,不投机也不热衷于表现,只是微笑着默默相视。 

不仅玛曲的黄河恬淡无邪、内敛安静、纯洁善为,处处尽显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般若秉性,这片土地上的一切似乎都是这样。 

一片信仰之光沐浴的土地上,天地人都被赋予了同样的情怀和哲学意蕴。

新闻推荐

亚投行迎来13个新成员

亚投行迎来13个新成员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韩洁刘红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23日在北京宣布其理事会已批准13个新意向成员加入亚投行,至此银行成员总数扩至70个。这是亚投行自去年初正式...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玛曲的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