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家乡服装走向国际市场
苦心钻研练就扎实本领
编者按:自去年全市返乡农民工、青年学子创业活动启动以来,亳州市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亳州老乡返乡创业,确保返乡创业人员留得住、能发展。据调查,亳州市企业用工需求总体平稳,员工薪酬稳中有增,企业招工渠道多样;农民工择业观念发生明显变化,返乡务工意愿强烈,新生代农民工择业不仅看重工作待遇,更看重工作“前途”。
新生代农民工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更高的期望,对工作环境、务工工种、福利待遇等较传统农民工有更高要求,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当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了,劳动强度不能太大、工作环境要好、有利自身发展等要求,已经成为时下不少新一代农民工找工作的标准。自本期起,本报推出“家门口务工兴家乡”系列报道,记者走近回乡务工的打工者,向你讲述他们的务工故事。
10年前,因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学到更多知识,擅长缝纫的崔芳辗转在义乌、厦门等各大服装厂打工。10年后,得知家乡也建起了可以对外出口的大型服装厂,思念家乡的崔芳立刻决定回家务工。如今,已经返乡务工多年的崔芳凭借着娴熟的技术,从一个普通的打工女升职到知名服装厂的技术组长。优厚的薪酬、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崔芳满足不已,也吸引了更多的在外打工者返乡务工。
3月20日上午,在位于谯城区大杨镇的安徽华扬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传出有节奏的机器布料“穿梭”声。在一台台机器的过道,技术组组长崔芳来回走动着,一边检查做出的成衣质量,一边驻足脚步指点工人做工时的技术不足。
“这些衣服都是用来出口的,对质量要求非常高,做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细。”崔芳向新来的工人示范着每个针脚应该控制的距离和弹性,并表示即将出产的国际高端服装与普通衣物不同,高端服装大部分是使用针织布料,布料比较柔软娇气,一旦拆掉重新做,不但容易造成面料的损坏,更会影响成衣的效果和美观。
“这样的衣服一旦失误,就没有重新加工的机会,只能做为残次品处理。”崔芳说,要练就零失误的好手艺,不仅需要绝对的耐心和细心,更需要熟练地掌握每一种机器的用法以及用针用线的力度,这就要求新工人勤学苦练。
崔芳介绍,自己接触服装行业已经近20年了,16岁初中毕业后就在镇里跟着裁缝们做学徒,学会了各种衣物的剪裁。“在家里学了几年后,就想去外面的城市学学新技术,多挣些钱。”
返乡务工不让孩子做留守儿童
在朋友的介绍下,崔芳首先来到浙江义乌的一个服装厂应聘,当时所在的服装厂主要出品各种衬衫,并不招聘新人只需技术熟练的工人。凭着扎实的手艺,崔芳顺利通过考核,进入服装厂工作。
“十多年前家乡还没有成规模的厂房,所以我刚到义务打工的时候,看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新设备,也学到了许多新技术。”崔芳说,新技术新机器让她耳目一新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挑战。为了尽快适应服装厂的工作,只要有空她都会向老工人请教,学习各种机车的使用方法,阅读厂内的服装书籍,终于练就了一手扎实的功夫。
到了成家的年纪后,崔芳回到家乡成亲生子,随后又前往厦门的一个服装厂打工,孩子只能交给婆婆照顾。“那时候儿子就像别的留守儿童一样,一年只能见父母一次,显得特别孤独。”崔芳说,看着孤僻的儿子开始去网吧消磨时间,成绩一落千丈,她立刻决定辞去服装厂的工作,返回家乡。
而此时,正逢家乡大杨镇的安徽华扬服饰开始投产,返乡的崔芳经过应聘成为厂里的一名工人,一边在家门口打工,一边照顾孩子。
带着手中衣物走向国际平台
让崔芳欣慰的是,在母爱的关怀下,孤僻的儿子变得慢慢开朗起来,成绩也有了起色,今年凭着优异的成绩考入市里一所重点高中。“让我没想到的是,在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能在家门口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工资待遇也和外地打工差不多,非常可观。”
“我们公司一直在打造中高端工贸一体的生产模式,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崔芳说,在外打工的时候就常常期盼家乡也能有厂房,能早点回家务工,让她没想到的是,如今家乡不仅建起了大型服装厂,还能生产国际品牌的衣物。看着亲手制作出的服装,能走上国际市场真是由衷的骄傲。
崔芳介绍,随着亳州城市的发展,各种厂房的建立,如今有越来越多和她一样的外地打工者选择返乡务工。“在家门口工作,既能为家乡建设做贡献,也能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做留守儿童多好啊。”崔芳说道。
(记者 李锦文 文/图)
新闻推荐
刘中伯主持召开驻宜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军地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确保全面停止有偿服务任务圆满完成 杜紫平出席
杜紫平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