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带动 专合社组织建起125个脱贫奔康产业园 让贫困户创业有门致富有路
近年来,仪陇县针对贫困群众想致富无门路、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无胆量的“五无”实际,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建设、企业自愿参与、金融积极介入、专合社组织的模式,建立优质粮油、水果、畜牧、水产等脱贫奔康产业园125个,引导2488户贫困村民入园发展,带动8132人持续增收,形成政府、农户、企业、金融机构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
龙头带动 建起脱贫奔康产业园
据仪陇县农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在实地考察后,结合村民种养习惯和自然条件,根据不同村情,确定了在贫困村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水果、生态蔬菜和畜禽养殖四大主导产业,实行“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差异化发展。
致富路子找到了,但村民缺乏发展产业的信心。该局干部职工通过开会交流,为村民算发展账、收益账,给村民吃下“定心丸”,增强其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
去年12月,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柑橘产业园项目在赛金镇潮水坝村开工建设。海升果业在赛金镇柏垭子、潮水坝、龙背梁、郑家湾等地建设占地5000亩的柑橘产业园。根据规划,柑橘栽植后的第5年起,海升果业按扶持资金总额的1%每年固定分红给项目实施村集体组织。
据该园区负责人王一凡介绍,项目实施村的村民通过流转土地、进园务工、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园建设。村民栽植果树,公司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并统一回收水果,和村民实现共赢。
在尊重农民意愿搞好产业规划的前提下,该县引进广东温氏、陕西海升、绿科禽业等28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全县组建合作社490个、家庭农场468个,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至少培养一名技术能人,让农民“一技在手,终身受益”。
为有效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该县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到村集体组织、专合组织和基础设施建设所形成的资产,以股权形式予以量化,实现“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东”。依托仪陇县农商行等金融机构,鼓励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积极申请扶贫小额信贷。目前,全县共发放贷款8300万元,到位产业周转金2740万元,盘活闲散资金3.5亿元。
该县还建立无生产能力贫困户、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对财政资金投入合作社形成的资产,拿出10%作为优先股量化给无生产能力的贫困户。为保证农民发展产业旱涝保收,该县创建农民收益保底机制,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社员签订产销合同,按保底价收购产品,确保农民受益。
要素保障 催生产业快速发展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主、龙头带动、金融支持、专合社组织”的五方联动模式,该县推动土地、资金、政策等要素向产业园区集中,让脱贫奔康产业园成为整合资源、聚集要素的洼地,催生产业快速发展。
马鞍镇险岩村党支部书记张寿伯告诉记者,该村在建产业园时,选择什么产业?圈舍等生产设施怎么建?建多少?完全由农民说了算。农民进入园区发展产业,既是园区的投资者、生产者和管理者,又是直接参与园区建设的受益者,其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大大增强,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园区农户生产出来的产品由公司统一购买,公司贴上自己的品牌对外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园区成为企业的生产车间,成为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农民发展农业无技术、无市场的难题。
3月18日,记者在新政镇安溪潮村蛋鸡养殖场包装车间看到,6名村民正分拣包装鸡蛋。据介绍,安溪潮村蛋鸡养殖场从2016年9月投入运行,养殖有20多万只蛋鸡,每天产蛋19万多枚。作为该村龙头产业,全村有44户贫困村民入股,每户每年可分红1.5万元,村民每年在养殖场打工还可挣到近2万元。
目前,全县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90个,将一家一户的力量联合起来,统一组织生产、管理、销售,实现抱团发展,降低了市场风险,提升了生产效益。
组建合作社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光华乡枣子沟村招引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施友均,采取“业主带项目、出资金、出技术,农户出土地,整村连片推进”的方式,指导该村建成樱脆李产业示范园610亩,带动农民208户698人、贫困村民17户77人,实现户均年收入1.5万元。该县注重科技成果在农业发展中的示范转化,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把当地作为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和转化基地,引进农业专家、科技人员以技术、种苗等入股,贫困户以土地、劳力、资金等入社,建立农业科技产业基地。目前,全县建有像枣子沟村这种模式的粮油、水果产业园76个。
在贫困村组建专业合作社,把贫困户引进专合社,通过产业带动其脱贫致富。马鞍镇险岩村36户贫困村民组建众鑫食用菌合作社,以合作社生产设备为抵押,贫困户每户贷款10万元入社,建生产大棚80亩,户均年收入达16万元。
新政镇安溪潮村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引进绿科禽业与44户贫困村民组建蛋鸡合作社,建20万只现代化蛋鸡产业园,实现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引进中帅果业流转土地7250亩,成立农民种植合作社,发展柑橘、桃、李等产业,带动贫困村民1560户,实现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此外,该县还引进大山绿、川北客家、四颗米等企业,全托管或半托管贫困户土地,在贫困村建立粮油基地,实行基地统建、农资统供、技术统训、病虫统防、产品统销,为贫困户打通销售渠道,促进稳定增收。引进广东温氏、四川新希望集团,推行生猪托养、赊养、租养,与农户合作发展生猪产业。公司免费提供饲料、疫苗和物资等,按合理利润统一回收育肥猪,降低市场风险。该县还先后建成双胜、福临2个年产10万头仔猪繁育场,带动发展千头规模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家庭农场320个,每个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3至10户,政府为贫困户贴息贷款2万元入股,每年贫困户户均保底分红2000元。公司还优先解决贫困户进场务工,实现户均年增收2.4万元。
新闻推荐
唐桥卸任李曙光接任李曙光3月23日,第96届全国春季糖酒会在成都开幕。当天,五粮液集团公司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宜宾市委、市政府关于五粮液集团公司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李曙光同志任五粮液集团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