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这个冬天,感受不一样的潍县年货节

潍坊日报 2017-01-17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刘晓杰

一嗓清脆的吆喝,唤醒老潍县年时的记忆,脆爽的冰糖葫芦,火红的剪纸,精美的糖人,喧闹的街口……印象中的新年,有红火的春联,各色的美食,热闹的年货大集。1月日,在十笏园文化街区,“潍县古城过大年”活动让市民深切感受了老潍县的年文化。

“万事平安幸福年,吉祥如意拜年顺。”“好日子舒心如意,美生活幸福平安。”……春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在十笏园街区启动的“免费春联送万家活动”现场,一张张福字、一副副春联,红底配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了群众对未来一年的祈福和祝愿,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来自省、市书法家协会的会员现场挥毫泼墨写春联,为广大市民送上一份年味十足的新春大礼。

“这是一项公益活动,能够为市民送上一份新春的祝福,写得很开心。”书法爱好者谭珍现场为市民写春联,他说:“这次活动可以让市民了解书法文化,现场写的春联可以增添不少的年味。”

“妈妈,你看这张年画好漂亮啊。”在十笏园文化街区一角,一个小女孩清脆的声音吸引了记者。木版年画是老百姓吉祥心理的载体,是年节之际用来迎新春、祈丰年的一种民俗艺术。当日,潍坊木版年画大展现场,体现各地特色、颜色鲜明的年画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

“今天来参加第二届中国·潍坊木版年画大展,感觉这就是一场高规格、高层次、跨区域、范围广的行业交流盛会,除了老潍县本土年画外,还汇聚了结合宫廷趣味和市民趣味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古朴稚拙的河南朱仙镇年画、细腻工整的苏州桃花坞年画、以艳丽润泽的色彩形成独特美术风格的四川绵竹年画等各地代表性年画十余种,真让人大饱眼福。”来参加活动的天津杨柳青年画第六代传承人霍庆有感叹道。

身穿蓝色官服的“郑板桥”、巡视的“官兵”、穿古装的女子、原汁原味的黄包车、清脆的锣鼓声……走在十笏园文化街区,一幕幕“穿越”的场景不时出现在人们面前,展现出古老的潍县历史文化。

“我自己是一个国学老师,对传统文化非常热爱,我觉得利用动态展演的形式让市民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岁的王军东向记者说,“每逢初一、十五,自己都会带着6岁的女儿到这里参加动态文化展演。”县官、衙门、升堂……以前只能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场景,在郑板桥纪念馆内再现,引得游客拍手叫好。走在十笏园文化街区,“十笏园古装巡游”等民俗文化展演,把本地的传统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结合,使静态文化“动”起来,古老文化“活”起来。

新闻推荐

春运首日潍坊市铁路客运客流平稳

本报讯(记者于哲)1月日上午,潍坊火车站在候车大厅举行了春运启动仪式。车站工作人员、公安干警、春运志愿者以及部分候车的旅客参与此次活动。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春运首日并未出现客流高峰,车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