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别把发"农民工工资”搞得颁奖似的

甘肃经济日报 2017-01-17 00:00 大字

徐林生

1月日,在湖北宜都某公司打工的多农民工,高兴地领到了工资。当天,万现金在当地多名公安干警的看护下押运至该公司,厂区内多个农民工工资发放点被围得水泄不通,多名工作人员将工资一一核对,然后装进专门的信封发放给农民工。(1月日中新网)

近期,集中发放农民工工资的新闻屡屡见诸媒体。有的是法院把企业欠薪案件执行款集中发放,有的是政府有关部门主导集中发放追回的欠薪,有的是企业主动集中发放工资。虽然发放主体不同,但共同点是:集中发放、大量现金、农民工兴高采烈、惊动媒体。从媒体报道的图片看,成捆的现金、高挂的横额、热闹的场面、喜悦的笑脸,让公众很难与领取被拖欠工资“挂钩”,反而似一个颁奖现场。

像上述宜都某公司一样,报道虽然说“公司准时向农民工发放报酬”,事实上多半是集中发放被拖欠薪资。试想想,农民工当月工资哪有人均1万多元的?每月发放工资哪要多名警察看护押送?正常发工资渠道畅通,哪里会出现人山人海集中领工资的热闹场面?工资如常照发,哪会引发媒体的关注?

农民工付出劳动后,每月能足额领到工资,是其权益所在,也是企业义务所在,还是政府有关部门监管职责所在。现场堆起大量现金集中发放工资,看似有声有势,实则劳民伤财,弊多利少。

集中发放农民工工资的新闻,每年春节前都有,公众似乎已见惯不怪。这种新闻的背后,往往有许许多多家庭的殷切期盼,有太多的辛酸和泪水,有责部门也难免有失职之嫌。这种新闻越多,越反映出农民工基本权益的保障越令人担忧。其实,第一时间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比什么都重要,兴师动众地准备堆砌如山的现金现场集中发放,搞得像颁奖似的,让农民工领自己的辛苦钱感觉好像领奖一样,已然变味走样,实在是多此一举。

新闻推荐

南航恢复运行乌鲁木齐-兰州-曼谷航线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日电为满足游客出行需求,南航新疆分公司已恢复运行去年春运受到欢迎的乌鲁木齐-兰州-曼谷航线。恢复的航线航班号为CZ,每周3班,分别在每周一、四、六执行。北京时间时分从乌鲁木齐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