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远去的大鼓书□冯子豪

拂晓报 2016-12-21 00:00 大字

“好一个能生巧计程咬金,一伸手抓住万岁李世民,他把那宣花大斧举在空,骂了声不知情理老昏君……”这是大鼓书《秦英征西》里面的唱词。没有事的时候,哼上两句,找一找那个年代的乐子,算是一种怀旧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除了偶尔放一场电影,就是有线广播里天天唱的样板戏,别的实在没有什么娱乐了,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听一场农村艺人唱的大鼓书。大鼓书很有特点,三角架子上,放着一个圆形的小鼓,一个用白蜡条或者是桑树条火烤后勒成的一头弧形的鼓条,一对半圆形的两块钢板。说书人一手用鼓条敲鼓,一手打着两块钢板,一张嘴“咱这里,大鼓敲来钢板掂……”就唱了起来。鼓声、钢板声、唱声,三者合一,抑扬顿挫,听起来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农村每年的麦季或者是秋种后,都请艺人到村里唱书,一唱就是半个月,往往是一部书唱完才让艺人走。但遗憾的是这个时候请不到说书人,因为大家都在请,都想听。每每有这种情况:小麦收完后,粮食折在场上,村里的老少爷们喜欢睡在场上,有条件的搬张软床,没条件的拉条席子,或者干脆睡在石头上、平板车里。先是唠着家常,说着千万年不变的故事,后来是眼睁睁地望着天空,星斗阑珊,银河横亘,希望古老传说中的仙女能下凡人间。有月亮的时候,人们望着她,希冀着嫦娥奔月、玉兔捣药。这时候,从遥远的村庄里传来鼓声,隐隐约约,如一股清泉传入人们的耳朵。年轻人会不约而同地一跃而起,几人结伴,奔着鼓声而去。他们奔了几里、十几里,甚至是几十里,有时真的找到了说书人,美美地听了一场,但多数时候是跑了空,用他们自嘲的话是“英雄白跑路”。有时是自己唱自己听。

我的同伴,有几个都是唱书的,他们拜了师,学上三年便出师自闯。有的很聪明,唱段时间便能超过师傅,说起书来潇洒自如。为了能多挣钱补贴家用,他们夜里在村里唱书,白天去集市上摆摊,不久,家里就盖了三间大瓦屋,娶上了媳妇。确实令许多人羡慕。有的的确不是说书那块料,闹出笑话。我的邻居,与我同龄,学了几年书,也想学着别人在集市摆摊。可摆了几次,都没人听。有一天,他把大鼓架摆在街头的一个树荫下。开始有一群人听,听着听着,人们都走了,最后只有一妇人在听。他想:只要有人听我就唱。于是,他把鼓敲得“咚咚”响,把嗓子提得特别高。妇人听得更入神了,且久久不肯离去。我的邻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都说我唱得不好,我可遇到知音了。唱着唱着,那妇人哭了起来。我的邻居于心不忍,就说:“大嫂,你为何哭泣?”妇人说:“唉,我丈夫死了,生前他是个杀猪的。刚才听你唱,就像我丈夫在杀猪。想起了丈夫,所以啼哭。”听了妇人的话,我那邻居愣愣地站了个把小时,回家后把鼓藏了起来,在没人的时候自己唱自己听,很多人想买他的鼓,他硬是不卖。

有这样一群书迷,唱书的走到哪儿,他们跟到哪儿,有的小姑娘干脆嫁给说书人,或者是做了说书人的儿媳妇。

改革开放后,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大鼓书渐渐地远离了市场,我那些儿时的说书的朋友们,不再单打独斗,而是跟着唢呐班,在人们婚丧嫁娶的席宴上,唱起了流行歌曲。但当人们需要的时候,他们仍就唱段大鼓书,以慰人们在听腻了流行歌曲、各种戏剧后的思念。

新闻推荐

微博微信等传播视听节目应取得许可证

新华社北京月日电(记者史竞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下发《关于加强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传播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利用微博、微信等各类社交应用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网络平台,应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