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出舱 航天员自己开门,出舱 航天员自己开门

青岛早报 2016-11-19 00:00 大字

冬日的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大草原一片宁静,只有寒风的呼啸声。

这片在蒙古语中意为“平安”的地方,18日要迎接两名完成飞天之旅的“游子”回家。

在过去的13年间,作为主着陆场,阿木古郎大草原敞开怀抱,5次拥抱了从太空返回地球的10名航天员。

草原上,8架搜救直升机和大批地面搜救人员严阵以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人群里,不时有人抬头望天,有的抬起手腕看表。翘首以待的人们,内心既紧张又担心——飞船返回是载人飞行最后一步,也是风险最大的环节之一。

13时11分,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飞船启动返回制动程序,开始朝着地球飞来。随着一阵轰鸣,第一批5架直升机迅速升空,飞往理论着陆点。

据主着陆场指挥部有关领导介绍,这5架直升机在以理论着陆点为中心的36×36公里的区域上空四角待命。

而早在空中飞行等候的2架无人机和1架固定翼飞机,按照指令也飞行至待命空域。这是我国在飞船返回搜救任务中首次使用无人机。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 ”前置雷达站操作手清脆有力的口令传到指挥室。这说明,返回舱已经进入主着陆场测控搜索范围。记者看了下时间,此时距飞船启动制动程序约30分钟。

“回收二号发现目标! ”根据回收一号提供的引导数据,测量站雷达天线也稳稳地跟上了目标。

“稳了! ”现场搜救队员情不自禁地说。

返回舱离地面距离越来越近,指挥部计算出的着陆点也越来越精确。

“直升机发现目标! ”第一批的一架直升机向指挥部传来消息。此时,在指定区域待命的第二批3架直升机迅速起飞,奔赴返回舱着陆区域。

“快看! ”记者所在的直升机上有人指向远处空中的一个小点。记者定睛一看,红白条纹的巨大降落伞在空中吊着返回舱缓缓降落,宛若一朵美丽的鲜花从天而降。

在返回舱抛防热大底后,第一批的5架直升机向着返回舱慢慢靠拢。

地面搜救分队在得到指令后,也开足马力朝着陆点驰骋。数十辆车一路疾驰,在茫茫草原腾起阵阵尘土。

记者看到,返回舱离地面越来越近。飞船在与大地亲吻的一瞬间,一团尘埃腾空,降落伞紧接着扑在地上。

此时,是13时59分。

5架直升机在返回舱附近依次降落。直升机的螺旋桨还在转动,穿着橙色工作服的搜救队员就快速从直升机上跳下,冲向返回舱。

记者赶到着陆点时,距离返回舱五六十米都闻到一股淡淡的焦味,那是飞船在进入大气层时被烧蚀的味道。

放眼望去,通体青褐色的返回舱侧卧在草原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淡淡的光芒。它的周围,还有一圈浅浅的沙坑。

飞船着陆后,航天员景海鹏自主打开返回舱舱门。在我国载人飞船的历次返回中,这还是首次。

随后,医监医保人员进入返回舱,对两名航天员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

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20分钟,现场等待的人们却觉得无比漫长——大家太想见到归来的航天员了。

“航天员健康状况良好,可以出舱。 ”报告声传来,任务总指挥部随即下达“出舱”的指令。

随后,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搜救队员的协助下,依次顺利出舱。

因为天气寒冷,出舱后的航天员随即穿上保暖型睡袋,半躺在航天员座椅上。两名航天员面带微笑,精神状态良好。

航天员在舱外停留了不到2分钟,即被转运至医监医保直升机。以往在舱内进行的重力适应过程,这次改为在直升机内进行。“因为经过改装的医监医保直升机能提供较为适宜的温度,而舱内和舱外太寒冷。 ”指挥部副指挥长李军智介绍。

两名航天员在太空生活工作了33天,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

在大家的注视中,分别搭载景海鹏和陈冬的两架直升机起飞,飞向附近某机场。在那里,航天员专机正在等候着把巡天英雄平安送到北京。

航天员离开了着陆现场,但是搜救队员的工作还在继续——他们还将对返回舱进行吊装、运离现场。

随着返回舱被转移,搜救任务宣告结束。热闹的阿木古郎大草原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动态

航天员开始医学隔离

圆满完成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18日晚乘坐专机从内蒙古平安飞抵北京。

据介绍,两名航天员将进入医学隔离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养。

航天员着陆后的第一餐:

蘑菇炖鸡萝卜烧羊肉

根据央视记者报道,两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顺利出舱后,由工作人员转运至直升机进行重力再适应。在直升飞机上,他们吃上着陆后的第一顿饭。

这顿饭的主食包括小馒头、花卷、米饭、稀饭,菜品包括两荤三素:蘑菇炖鸡、白萝卜烧羊肉、青炒小油菜、醋溜土豆丝和咸菜。同时还有航天员之前自己点的菜品,比如羊肉泡馍,以及苹果和橙子等水果。

做“无用功”他们却自豪

18日,踏着反推发动机喷发的火焰,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轻盈地降落在地球表面,两名英雄的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身体健康,安全回家了!

过去的33天,如果将神舟十一号飞船比作翱翔太空的“风筝”,庞大的航天测控网就像牵住“风筝”的那一根根线,而一个个“放风筝的人”则集中在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夜以继日地监控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宫二号的各个系统工作状态,以及航天员的身体健康状况。

在北京飞控中心,一排排穿着白色防静电服、戴着耳机、一丝不苟地盯着电脑的飞控人员,是人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画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位飞控人员都是经过严格考核,才能上岗。

“为了确保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宫二号顺利地对接和分离,我们从8月初就入驻北京飞控中心,对任务期间的远程遥控计划、系统协同程序、故障预案等,进行了反复的推演和演练,对任务的时序、流程,上百个参数、判断依据等烂熟于心。一旦出现参数超差,可以在几秒钟内给出处理意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的空间交会对接飞控团队成员苑会领说:“很高兴,故障预案完全没有用上,我们为自己又做了一次无用功感到自豪,这说明我们的空间对接机构安全可靠。 ”

为了对航天器所有在轨情况“想全、吃透、练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的空间交会对接飞控团队成员袁稼进,在100多页的笔记本上用不同颜色的笔,仔细标注了神舟十一号飞船从发射到返回与对接机构相关的每一个重要事件,配以合适的判断依据、任务圈数、口令通报及相对应时间等。同时,他还将故障预案整理成流程图,故障出现的时间和处理流程一目了然。“只有我们做到一万分的努力,才能保证那万一的情况不会发生,确保临危不乱。 ”袁稼进说。

电源系统是航天器的“心脏”。对电源系统进行24小时飞行监控,是航天器各个子系统的重中之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的电源系统飞控团队成员任务艰巨,仅监控显示页面就有几十个,要记住好几百个各类参数,飞行文件有几千页,仅故障预案就有三大厚本,每一个故障预案都需要倒背如流。 本版文图据新华社等媒体

新闻推荐

那些年,那些爱,那些年,那些爱

□王永清年轻时,我从师范毕业分配到一个叫北斗坪(湖北宜昌)的村小任教。去报到的那天正赶上下雨,鞋子粘满了泥,走路很不方便,我干脆脱下鞋子在山路上走,天快黑时才到学校。校长是一位热情豪爽的大姐,拉着...

 
相关新闻